共产主义的瓶颈在人的心推背图里 遇见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快了 共产主义实验:河南确山20多人 的“共产主义”生活 资本主义心态下论共产主义的可行性  http://km2000.us/mywritings/gongchan.html

共产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对未来的梦。梦只是提前的事实。

共产的瓶颈在人的心:目前的世界,已经具备了共产的物质条件,设想如果把现在世界的资源平均的话,每个人的吃穿住都会没有问题。所以,共产主义的瓶颈在人的心,不是大地母亲贫穷,而是社会体系的问题,是心的问题。

共产主义没有钱:共产的社会是社会的物质财富由每个人共有。在未来社会,工作是一种自觉的服务,工作就像你的吃饭和睡觉。不会因为 工种的不同来划分人的级别,也不会因人的工作来分高低。社会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没有所谓高低贵贱之分。工作是一种服务,而服务是生活 的一种荣幸,每个人都会把它的服务项目做好。人不再为了“钱”而工作,在较高等的文明星球上,社会都不采用金钱系统,但地球还没准备好接受这种系统。那时,人人都会了解人生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人的一生是一次旅行和修行,是生命长河里的一段。物质生活只是一个载体,生命而不会执著于贪婪,人不为财死,鸟也不会为食而亡。

共产社会没签证:国界也不再有 ,实际上,欧共体已经是一个证明,即使在东欧开放时,有人曾担心穷人会像洪水涌向富国,事实证明这只是一个杞人忧天。担心共产主义的可行性也一样,人的“心”没有那么贪,三字经讲得好,人之初性本善,人的私心,是后天教育体系的问题。刘伯温讲:红黄黑白不分明 ,东南西北尽和睦。

 

 


未来社会桃花源

 

 

推背图里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快要实现了

“推背图”是中国预言中最为著名的奇书之一,相传唐朝贞观年中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全集一卷,凡六十图像,以卦分系之。每幅图像之下均有谶语,并附有“颂曰”诗四句,预言后世兴旺治乱之事。宋太祖时,诏禁推背图,但民间多有藏本,禁不胜禁。太祖很聪明:“不必多禁,正当混之耳。”打乱卦的次序,并使其流传到民间。改归该,却很合逻辑的保留了前面发生的卦及最后的卦,前者因为要保持盗版的可信度,最后的卦和宋太祖又不沾边儿。

推背图的倒数第二卦:

无城无府 无尔无我 
天下一家 治臻大化

颂曰:
一人为大世界福  
手执签筒拔去竹  
红黄黑白不分明  
东南西北尽和睦  

”手执签筒拔去竹 “,签儿都不用了,还用算什么吉凶吗。每个人的心都好,还用担心什么吉凶吗?心底无私,天下为宽,命也就不用算了。

“天下一家 治臻大化”,是个大圆满的结局。人没有私心了,红黄黑白不分明,国界也就没了,签证也就不用了,欧共体就国际化了(现在,欧洲境内已经不用签证了以前)

曾经担忧东欧的穷人会涌进富有的西欧,现在不是都好好的。梦之所以成为梦,都是人的担心造成的。中国现在也没有什么户口的意思了,北京上海也没有变成难民营吧?

“一人为大世界福”,将有一个人为世界带来福址,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土皇帝。“东南西北尽和睦”,超越种族、超越民族、超越国度,和谐整个世界。  

 

推背图的最后一挂

推背图第60象茫茫天数此中求 
世道兴衰不自由  
万万千千说不尽  
不如推背去归休 

这话等于没说,等于又接到了开头,所以叫“推背”,像一片文章的扣题。这是推背图的含义。

 


共产主义的实验:河南确山20多人de“共产主义”生活

2011年10月11日 02:47来源:大河报 
 

点击进入下一页

农场

点击进入下一页

农场人吃的是“大锅饭”

他们之间多无血缘关系,却同吃同住同劳动

他们大多来自城市,却自己盖房、打井、种菜

他们自食其力,乐此不疲

□记者游晓鹏文图

核心提示

在驻马店市确山县的深山密林中,“隐居”着一个20多人的特殊家庭。他们之间多无血缘关系,却以家人相称,同吃同住同劳动,晚上男女分开睡大通铺;他们大多来自城市,却热爱手工,自己盖房、打井、种菜,事必躬亲;他们强调自食其力,不开工资也乐此不疲。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以这样的方式聚合?9月底,记者前往确山县探访。

深山探访

特殊家庭隐居密林

出确山县城沿107国道南行约25公里,天目山景区的招牌立在一处三岔口。一个穿迷彩服的男子开着面包车等在那里,他就是绿色方舟农场的场主梅红伟。汽车驶过一段柏油路和漫长的泥泞小道,山林中一处坡地上,三座白房子映入眼帘。这就是绿色方舟农场。

三座房子,一间是主活动房,另两间是住房。房子内部干净整洁,房外散布着菜地,三三两两的鸡鸭在草间觅食。四五个男人正在聚精会神地做木工,梅红伟说,天气变冷了,他们正忙着给每间宿舍做一个榻榻米。

与外面的社会不同,这里所有能做的东西都由人们自己动手完成,无论是建房子、打井,还是油漆栏杆、做家具,甚至水泥、沙子和砖都是农场人一点一点运上山的。

梅红伟说,农场2009年才开始建设,一个原则是,任何物品都要先看它对大自然的影响,再决定是否使用。“农场种菜、种果树不允许使用任何农药、化肥,也不允许上山的人带洗衣粉和普通肥皂,我们有自制的对水质影响很小的肥皂。”

能源方面,目前,农场还是电线供电。不过,人们已经挖好了一个沼气池,计划以后养猪,用猪粪做沼气发电。屋顶的太阳能热水器也在计划之内,另外,杭州的一位生态房设计者已经答应他们,在室外设计一座跷跷板取水装置,让孩子们在玩耍的时候产生能源,用于提水。

共生模式

同吃同住按需分配

当然,最不一样的还是这里的人,他们过着不折不扣的集体生活。

农场所有人以家人相称,虽然口音不同。他们在一张饭桌上吃饭,共同抚养孩子,晚上,除了少数夫妻房,男人和女人分开睡在集体宿舍的大通铺上,六七个人一个房间。

他们衣着干净,部分新来者的穿戴依然保持着城市特色,不过,眼里已有了城市人少见的安然与单纯。

上午11点,开饭时间到了,人们停下了手里的活计,餐厅里很快聚起了20多人。饭不用自己去盛,几位专司做饭的妇女麻利地数好了碗筷,把白菜粉条、咸菜和米饭盛到每一个餐盘里。饭菜很清淡,没有放味精,不过人们吃得很香。

在动筷之前,人们按惯例唱起了歌:“我们有家,真心爱她;酸甜苦辣,牵手走回家……”梅红伟说,这个“家”,就是农场的家;这首歌,是他多年前在深圳做义工时学的。

餐毕,几乎所有人的最后一个动作都是拿馒头将餐盘擦干净,然后吃掉。之后,即使是五六岁的孩子,都自觉地拿着各自的碗筷去厨房清洗。为了省水,油腻的碗盘用麸子清洁,洗刷其他碗筷总共也只用三盆水。然后,大人们散去,孩子们将餐厅的桌椅打扫干净,摆放齐整。

梅红伟解释说,农场人过的这种集体生活,背后是农场最重要的规则——共生模式。成员无论先来后到都是平等的,加入农场也就成了一家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以及子女教育都拴在了一起。“我们各尽所能,各自找到自己的价值,为农场创造财富,按需分配。”

农场目前一共有25个人,包括两对夫妻、7个孩子、6位精神病人和两名孤儿,之间多无血缘关系。所有开支都由农场基金担负,人们会隔一段时间下山,到县城批发衣物来用,包括内衣。除去3名在山下小学上学的孩子,其他孩子都是在家教育,包括梅红伟的两个儿子。孩子们的语文与英语老师是24岁的周丽,数学老师则是梅红伟的父亲,一位已退休的国家级教师。

25个人被分成了4个小家,分别由4位老成员担任家长,白天时结组工作。“四家各有侧重,陈燕一家管物品,小记一家管田园,周伟一家管卫生、接待,明圣一家主要做工程。4个小家轮流做一天饭。”梅红伟说。

在这里劳动的人们并没有固定工资,梅红伟说,农场从2009年以来基本都只有投入,栽种的近千棵果树还没有收成,将来经济好起来,每个人都会有零花钱。

每周一、三、五晚上,是农场各个小家的会议时间,而二、四、六晚则是电影之夜。这里虽然交通闭塞,但能用电话线上网,孩子们不能接触电脑,但对《阿凡达》、《功夫熊猫》等电影并不陌生。

周日晚上,是农场里最重要的集体活动,聊天会。这是成员必须出席的公共活动,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谈个人感悟,或是生活与劳动中的配合问题等,“有时成员之间有了摩擦,也会在这里说出来,互相道歉”。

抱团初衷

厌倦城市自建乐土

没有工资,生活单调,与世隔绝,在这个深山农场里抱团的人们,究竟图的是什么呢?

农场的设计者梅红伟今年只有33岁,但他已有18年打工史和义工史。他说:“我们都在城市里打拼过,厌倦了城市里的竞争与节奏,也厌倦了各种不健康食品。我们想在这里建起一片净土,自食其力,相互取暖,从容而有尊严地活着。一路走来,我们遇到了很多同路人,也发现了很多自己不能过活、需要帮助的人,就聚在了一起。”

梅红伟老家在驻马店市泌阳县,自幼很受乐善好施的母亲的影响。1993年,只上到初二的梅红伟便跟着哥哥、姐姐远赴深圳打工。虽然工资不高,一个月 200多元,但他经常参加义工活动。他接触到了来自香港的一个公益团体,其关注的对象是城市里的边缘少年。他们将整日在街上打架的少年们组织起来,唱歌、郊游、攀岩、打球,并对他们做心理辅导。神奇的是,这些集体活动项目,竟然改变了少年们的精神面貌。

十几年来,梅红伟去过广东、浙江、云南,当过打工仔,做过部门经理,也开过外贸公司,但通过做义工来帮助社会边缘人群一直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志同道合的妻子九玲,就是在做义工时结识的。

“共生模式,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梅红伟说,其实,除去流浪者、性工作者等表面上的社会边缘人,在所有人都向往城市生活、拼命往城市里挤的时候,那些厌倦城市以及因为各种原因被城市淘汰下来的人,也是社会边缘人,他们的生存是很艰难的,抱团,几乎成了必然选择。

农场的周伟和小记都是单身母亲,曾经带着孩子在南方城市打工,生计与教育孩子常常顾此失彼。与老乡梅红伟夫妇相遇后,他们开始了共生之家的雏形,共同租房,共管钱物,轮流做饭、照看孩子。

而选择返乡,在深山中建一个共生农场,则缘于一次意外。梅红伟说,1997年,九玲一位要好的同乡大春在深圳一个化学工厂做工时中毒,全身皮肤溃烂,医生说他只能再活5年。这段时间,梅红伟碰巧在公益界接触到了台湾等地的有机农业理念,夫妻俩决定带着大春回乡,“找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耕种一些健康食品,陪他度过最后5年”。他们花了8000元包下了300亩山林后,再度返回城市打工挣钱,如此往复,一点点建起了农场。

大春至今仍活着,不过因为家里变故,最终未在此安家。而那些认同共生理念的人,则渐渐在这里聚集。

济困方舟

热心公益但求自足

梅红伟说,农场人每逢下山,都会留意公路上有无流浪人员,发现后会把他们带到山上给予衣食,帮助联系家人后送走。两年来,已经有20多名流浪者在山上留宿过。

从建设农场至今,梅红伟和家人们已经累计投入了六七十万元。对农场的前景,梅红伟的构想是,设立有机养殖区和种植区,由不同的小家去管理,产品往山下卖。收入51%归入农场基金,24%用于小家的支出,25%用来“分红”,“每个人都要有零用钱”。

眼下,栗子、山楂等果树还没有成熟,除了蔬菜能基本自给自足外,面粉和大米还要从外面购买。加上还要再建生态房、购买太阳能设施的计划,农场资金一直是入不敷出。不过,金钱似乎从来没有让生活简朴的农场人感到发愁,用梅红伟的话解释,是“因为没有太多的欲望”,农场但求自足,不为赚钱。 

 

 

如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心态下论共产主义的可行性

(严永欣 在1993 年写的文章,他只是说在资本主义的人利心态下,共产主义已经具足了物质基础,按需分配的可能性和可行性)http://km2000.us/mywritings/gongchan.html

~{  还记得共产主义的几个基本判据吗?在我看来,其中真正有实质意义的是“按~}
~{需分配”。物质财富是否极大丰富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是否恰当,归根到底是用能否~}
~{有效地“按需分配”来衡量的。要判断我们现在离“按需分配”还有多远,首先要~}
~{解决“需”的定义问题。~}
~{方案一、按照人们生存的最低标准计算需要~}
~{  这个方案是最客观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其性别、身高、体重、新陈代谢率等~}
~{等,计算出最低需要。甚至可以对每个人做实验,看他要达到某个标准健康程度,~}
~{需要多少财富。当社会总财富超过人们生存的最低需要时,可以按各人最低需要的~}
~{一个倍数来分配。在当今的生产水平下,这样的按需分配原则上已经可以做到了。~}
~{作为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要教育那些需要不大却能吃苦~}
~{耐劳的人们,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拱手奉送给那些需要极大却什么都不能~}
~{干的人。另一个要担心的问题是,长期这样下去,人类会不会沿着“需”越来越大~}
~{,“能”越来越小的方向进化。这种按需分配缺乏长期稳定性。~}
~{方案二、人为规定每个人的需要~}
~{  在这个方案下也可以有两种做法,一个是“专制法”,由领导同志来决定每个~}
~{人的需要,这是主流。这个方法虽然弊病无穷,但还是可行的。另一个是“民主法~}
~{”,由大家来评选。这种方法效果极差,从来都没有成为主流。不管怎样,在这个~}
~{定义下,按需分配也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不需要什么“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现~}
~{在就在做。如果按照这个定义,共产主义已经实现了。共产党也应该庆祝胜利,高~}
~{唱“大海航行靠舵手”了。~}
~{方案三、心理需要~}
~{  即各人自己老实说,自己需要什么。笔者根据自己的调查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
~{【基本假设一】:~}
~{  社会平均来讲,一个人对财富的静态心理需要量(Y)正比于他现有财富量(~}
~{X),比例系数(a)大于一。即Y=aX,a>1。~}
~{  比例系数a对不同的人是不同的,但都大于一。笔者估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比例系数a约等于2,即一个人在自己拥有的财富长期不变的情况下,希望能够~}
~{拥有的财富比他现有的财富多一倍。【基本假设一】可以解释很多社会现象。比如~}
~{,钱多为什么不能使人幸福,富人在穷人眼里为什么显得“贪得无厌”,等等。~}
~{  为什么共产主义容易被穷人接受?其中一个原因是穷人所拥有的财富很少,所~}
~{以他们的“需”也很有限,他们长期处于贫穷状态,对于“需”会随着“有”的增~}
~{长而增长没有足够的体验。何况,他们看到,只要“均贫富”,他们的“需”就可~}
~{以满足。~}
~{  为什么要经常搞“忆苦思甜”,为什么要教育人们“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
~{;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实际上是要调整人们的心理需要。如果现在的财富~}
~{比“旧社会”多一倍,那么“忆苦思甜”可以短期内使人们对现状满足。~}
~{  不难看出,如果【基本假设一】成立,则人的“需要”实际上是无限大。还记~}
~{得高等数学中是怎么定义无限大的吗?翻译到这个问题上来就是:对于一个“社会~}
~{平均人”来说,任给一个财富量N,只要不断满足此人的需要,那么必定会有一个~}
~{时刻,从此以后,此人的需要量永远超过N。这样,实现共产主义就很困难了。假~}
~{设在某个时刻,共产主义实现了,按需分配做到了,过一段时间后,“需”又增大~}
~{了,生产没有跟上,落后的制度又会复辟。~}
~{  那么,在一个财富不断增长的社会,是否可以永远保持按需分配了呢?【基本~}
~{假设一】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它只涉及到静态表现。因此,我们还要考查动态~}
~{表现。~}
~{  首先考查一个人对“台阶函数”形式的财富变化的反应。设一个人的财富长期~}
~{没有变,在某一天中突然加倍,然后又不变了。他会有几天确实感到很满足,很幸~}
~{福。但时间久了就又不满足了。这段时间,就是心理需要弛豫时间。(笔者观察,~}
~{一般人的弛豫时间约为几个月)。~}
~{  假如,人们的“有需比例系数”为~}1.03~{,弛豫时间为一年,而且社会的财~}
~{富的年增长率也是百分之三,是不是可以保持“按需分配”呢?在笔者看来,不能~}
~{。一旦人们发现年增长率百分之三是常规,他们的心理需要就会变成百分之六。任~}
~{何一种增长形式一旦成为规律,人们的心理需要就会高过它。因此,我们有:~}
~{【基本假设二】:社会财富的增长永远赶不上人们对社会财富的心理需要的增长。~}
 
~{  只要这个假设成立,按心理需要分配的共产主义就不可能实现。~}
~{  总结:有三种对需要的定义,在第三种定义下按需分配无解,在第一种定义下~}
~{按需分配是否有解没有解决,在第二种定义下按需分配有解,共产主义已经实现了~}
~{。~}
~{  有趣的是,欧美国家几十年来一方面拼命反对“共产主义”,另一方面却普遍~}
~{地想对第一种定义方案求解。结果如何,进一步将怎么发展,值得我们注意。~}
(Yan@shell.portal.com)~{ ~}1993.4.24
http://www.cnd.org/HXWZ/CM93/cm9305c.hz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