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评议要素
对论文
§ 选题意义、
§ 写作安排、
§ 逻辑构建、
§ 专业能力、
§ 学术规范
等评议要素进行考察。
(一)选题意义
(1)选题目的。考察其所在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实际问题或工程问题的情况。
(2)研究意义。考察论文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是否体现所在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其毕业设计要求达成情况。
(二)写作安排
(3)研究综述。综述国内外文献,以及把握本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情况。
(4)进度安排。考察论文工作量是否饱满,以及论文写作进度安排和按时完成毕业论文情况。
(三)逻辑构建
(5)内容组织。考察学生基础知识运用能力,以及研究方法是否科学和研究内容的难度情况。
(6)逻辑构建。考察论文逻辑构建和结构是否能体现本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情况。
(四)专业能力
(7)专业知识。考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理论研究(人文学科)或解决实际问题、工程问题(理工学科)的能力情况。
(8)分析能力。考察论文论证分析是否严谨合理,以及所表达的观点是否体现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9)研究新意。考察论文是否观点新颖(人文学科),或者论文研究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理工学科)。
(五)学术规范(10)学术规范。论文无抄袭、剽窃、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
(11)行文规范。考察论文格式、框架、文字表达、书写格式以及图表是否规范准确的情况。
(12)引用规范。考察论文参考文献和资料引证、注释规范以及过程性文档归档情况。
§ 开题具有现实意义并兼顾学术性,
§ 选题难易适中,
§ 学术调研充分系统,
§ 研究思路具体清晰,
§ 实验设计合理可行,
§ 目前进展顺利正常,
1. 课题的选择应体现教学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原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强化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训练。
4. 课题的选择应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量,难度要适当,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基本能完成全部内容。
5. 课题的选择要贴近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并有一定学术性。
6. 综述类课题不宜作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 论文查重报告和课题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评审,
§ 由评审教师审核答辩资格并填写评审意见。
§ 评审教师必须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 评审教师与指导教师不得由同一教师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