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的哲學

“圣者的哲学”(又名“圣道”) PHILOSOPHY OF THE MASTERS (SANT MAT)

第二册 悟明自我[SELF UNDERSTANDING]

原著人:巴巴·萨万辛



“圣者的哲学”又名“圣道”,为印度“贝斯”的圣者上师,萨万辛所著。于1903至1948年间,萨万辛上师在印度的德拉弘扬圣道。著者是伟大的圣者。书中所述是基于作者本人的内在经验。

原著以印度庞遮普文写成。原文篇幅相当长,是关于“圣道”基本知识的一套完整的百科全书。

此书被译为英文,并于1918年出版面世。美国的Johm ll·leeming Jr先生将英文原著精简。此精简本中含四册。此书是leeming先生精简本中第三册的中文翻译。此中文版称为第二册。再者我们将原书中此册的第一章移于书末,变成第五章。注解为译者所加。

此书是关于弟子如何“澄静心智”和“悟明自我”的方法。书中所述之法与所有其它完美圣者们的教训相符无异,同出一辙。正如中国大儒陆象山(九渊)所言: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译者

第一章 禅修
  
一天二十四小时。圣者们教导:若欲有灵修进步,每天必须奉献二个半小时来修习禅观。这只占我们整天时间的十分之一。此段时间应从世俗事务中引退,而奉献于契证真主。

上师们传授的禅观方法在实践上能有益意念的专注于内。这段时光中如是修习,才是我们人生的真义。

当我们拜访长辈或上司时尚且心存尊敬及尽量心无旁贷。但当我们专注于坐禅以忆念上帝时,有多少游思妄念──甚至不洁净的念头一一在意念中出现呢?我们如此对待上帝是多么的不正当啊?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形发生呢?

自无始以来人们都向外追求;以感官跟外界接触。其中舌、眼和耳是注意力受外界吸引的三个主要感官。

我们用舌来跟世人讲话和沟通。用舌来重复对世间事物的思想和意见。从此途经世间的印象进入我们的心意识和知性里。

我们用眼睛观看,世上各种事物的形象便进入脑海。我们用耳朵来聆听世间的声音。若我们不断的聆听着这些声音,便会与之合而为一。〔注1〕

我们脑海的印象百分之八十三是经由眼睛传入,百分之十四经耳朵传入,剩下来的百分之三是由于其它感官感受。当注意力不向外时,外界印象便不能传入,这样回光返视便能契证真理。这是圣者们时常教悔我们于禅观时要闭上眼睛和耳朵的原因。

当我们要将意识向内流时会常受到世俗思想的纷扰。这是由于长久以来感官持续地传入各种印象所引致。所以家务事、公事、商店、各种场所和我们所熟知的亲戚、朋友、敌人等形象会从意识
中放射出来妨碍心念的定止。它们的排除是灵性提升的第一步。

潜意识中所藏印象会在禅定中浮现,此种印象的排除是灵性提升的第二步。行者跨越此二步后,始能真正的回光内向。

舌的言语能力应该用于持名(simran)。眼的视觉能力应该用于观想上师。耳朵听的能力应用于聆听声流(soundcurrent)。此三者绝对必要,是禅观的成功之论。以下对此作详细说明。

经书中对禅定的利益有详细说明。当凶灾恶难临途,当别无帮助求援,当被敌人逼切地追寻,当被亲友离弃,当所有希望都已幻灭,当末路穷途,若你仍然怀念上帝,你会安然渡过。神是弱者的力量。他是永恒的。经由上师的夏白德(shabd)我们可以认识神。

一个人可能拥有很多王国;他治理的领土辽阔;他享用奢华;拥有许多果林亭园;他享有多种特权;他甚至于咨情欲乐;但若他心中不意念神,来生必失人身。

当一个人穷愁缺食;当他身无分文;当他落魄失业;虽然如此,若他心中有神,他将虞匮不乏。当一个人被操心和焦躁折磨;当疾病缠身为家事烦扰,当被哀伤所打击;当他游荡徘徊而无家可归;即使如此,若他不忘禅观真主,他会得到内心的安稳与和平。

“……为自己预备永不坏的钱,用不尽的财宝在天上、就是贼不能近身虫不能蛀的地方。因为你们的财宝在那里、你们心也在那里。”〔注2〕

若弟子依靠上师传授的正法修习禅观,他会内证妙镜。灵流本来流散穿梭于身体每一毛孔,会从九个洞中撤回而收集于第十扇门(Tenlh Cate)〔注3〕中。此门位于两眼中间。身骨体会麻木而完全失去知觉〔注4〕。弟子开始看到灵界的境象;他看到星星、太阳和月亮。

弟子经历这些境界后,便能于定中看到上师的光明体(rndiant form)。自此而后,上师的星光身(radianl form)便永远伴随着弟子,而且引导着弟子的灵魂〔注5〕升上高层灵境。最后将他带回上帝的宫廷。弟子的意念专注于这灿烂的形象,便能令它显现不灭。

修习禅观将我们对死亡的恐惧驱除,禅观修习将我们从生死轮回中释放出来。禅观的修习除去障碍和困难,除去快乐和痛苦。二元脱落。意念的尘垢被磨灭。〔注6〕神名的光辉因而显现,弟子便能永侍上师足下。他在主的宫廷赢得荣耀,度过妄想的汪洋,得到永恒的教赎。

第一节 灵乐时间(The Tlme of Ellxlr)

诸多圣典描述:清早的时间是吉祥的时光。这段时间是属于神的。夜间最后三小时被认为是灵乐时间。

“圣者在夜间保持醒觉。世俗人于此时追求感官和凡世的欲乐。属于神的人利用夜间忆念他。二种人都是醒觉的。但利用夜间忆念神的人有福了。”

山士·伊·塔比士(Shams·I·Tabriz)说:“夜间是亲爱的主出现的时光。”〔注7〕

于此时贪睡的人自我剥夺了一个大大的恩典。我们应于白天工作,夜间则用来爱主和奉献给主。所以整个晚上应该用作与主灵交。整个世界沉沉大睡,但弟子晚间应在上帝足下修禅定。

所有时间都可修习禅定。我们应该利用适合自己的时间。但早上黎明前和黄昏日落后特别有益于习禅。此二段时光刚好日夜交替,将日和夜连接起来。灵性之流于此种时间中特别强而有力。在日间我们致力于世间事务,所以剩下来奉献给主的只有晚上的时间了。

饱食后或胃部涨满时不宜于禅定的修习。因此时身体的精能正在用于消化的程序上。禅定时宜空腹。于清晨时胃是空的,因昨天傍晚的饮食已经完全消化了。

再者,我们白天辛劳,傍晚时自感疲倦。所以必须睡眠来驱除疲劳。因此,只有在后半夜才能清醒地习禅。灵乐时间从凌晨三时开始。此时,身体跟精神都已回复舒畅平静,正宜禅定。因此,夜间之后半部能利益习禅。

在早晨的时间中,精神尚未被世间的忧虑所侵扰,因此易于入定。在灵乐时间中,我们心智清明,又未被一天中的烦扰的扩散所袭。于清晨我们非常接近神。于此时由禅习观所得的定力对整天的工作都有影响,因为整天任事都会精神专注的原故。

在前半夜所修习的禅观,像树木的萌芽;而至后半夜所修习的禅观,则像树上已熟的果实。于此时,我们得到神的恩典。

约翰·黑蔺(John S Iiayland)所著的《基督的生命》有如下的叙述:“印度晚上的一个小时的光阴,此时比第一线曙光还要早一点点。当星光是那样的清晰和接近,在雾茫茫的大地上照射着,树木静悄悄而友善地环立,刚睡醒的小鸟还未发出声音来,整个世界好象那么有劲、活泼地倾听、渴望着。于此刻,可见和不可见之间的纱幔,是那样稀薄。永恒之美和真理,跟灵魂的隔间差点儿便消失了。

“世界沉沉大睡,保有神的人仍然清醒,他们在忆念上帝。他们‘染上神的爱底颜色’。

“你曾用去成千上万的晚上,以求满足你的欲望与渴求。但若你为了‘爱人’而不寐,还有什么灾害能够降临你身?难道你不知道,灵性之王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在夜间求得的吗?

“为了万物的施与者你应保持清醒。不必担心因为没有睡眠而精神疲累,因为此时生命之泉在流动,由它而来的琼浆玉液能令你精力恢复和提高你的意识。所以,不要睡眠。每天早上‘神的声音’呼唤你。经由聆听他的声音,所有忧虑和烦恼都会消失掉。意识中所有的邪恶的印痕也会被清洗掉。夜里切勿睡眠,于此时成千上万的生命在接受(支撑的)生命力。如满月一样,至尊的上帝从最高的天界下来赐给他的弟子恩典与慈悲。

“夜间易于独处。‘爱人’在我们灵内,这是多么美的时光啊!‘名(nam)’的声流在四周回响着,在夜静中更是清晰易闻。若你热切地渴望与主相会,就应知道黑夜正如‘爱人’长长的黑发,散落处处。若你夜间沉睡不醒,应是何等羞愧啊。”

换言之,你应该实行此“道”,由此得以会见你的“爱人”。爱神的晚间禅定不寐,在清晨时刻尤其如此。他们持念他的圣名,因而得以排除痛苦、忧虑、焦躁和纷争。

第二节 坐 姿

坐姿意指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身体稳定于某一姿势。哈达瑜伽描述有极多的坐姿,其中有名的共八十四种。修习这些坐姿饶有益处,因能帮助行者得定,行者亦能除去肉身的病痛和软弱。

可是瑜伽行者们虽曾修习此八十四种坐姿,但仍得不到解脱。此类瑜伽的修习并不能令行者排除淫欲和其它恶念。此类修习主要功能在利益色身,但不能领往“神的证知”(God -roalizntion)。明显地,若不能对症下药:是徒劳无功的。这些坐姿的修习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但却没有多大益处。所以“圣道”并不重视这些修习。

我们首先考虑哪种坐姿最易于将灵体之流带回“眼中心”和得到定止;此种坐姿也应该同样适应于小孩、青壮和老年人。在开始灵修之前我们必须心智清醒,这是很重要的。行者应洗一个澡来驱除困倦与懒惰。若情况不允,行者最少应该洗手、脚和脸,然后盘腿而坐。背部要直,但不可僵硬或松懈;脊椎必须要挺直;坐的地方应是硬的平面;行者不应背靠墙或椅子;应注意不要掉进昏沉或睡眠;如果准备做一个长时间的打坐,行者便可以用一个背靠。

无论行者采用何种坐姿以作灵修,此种坐姿切不可造成身体的不安。采用的坐姿,应能便利行者忘记身体的存在。圣者们都是采用一个容易而自然的坐姿。他们不认为哈达瑜伽的各种坐姿对灵性提升是必要的。圣者们采用的坐姿,能令灵体之流从色身的九个孔中退回到二眉之间──此处是灵体的总部。

利用这个坐姿,能获得很好的灵修成果。虽然我们的灵体之流从身体九孔中流散于世间事物,由此得以收集于眼中心而上升。我们的灵魂因而得以在第十扇门(达士温 -Dasowandwar)中接触到“名”(nam)或“真理”。最后,我们的灵魂到达sach Khand,于此处自我、我执、贪念、欲望和肉欲都离开,生死苦轮亦已停止。

第三节 每天的持名修习

“舌的言语能力应该用于持名。”

世间上每个人都在忙于思考他的工作,或记忆和思考某种事情:店主在思量店务,农夫挂虑他的田地和收割,服兵役者忠于他的工作,母亲忆怀儿女,朋友互相思念,而敌对者互相怀恨。

我们的心智无时不在重复或记忆某种事物。经此程序,世间的事物进入我们身体的每一个毛孔、心智和知性中。我们完全染于世俗的颜色,也因此我们的灵魂免不了生死轮回。“我思故我成”〔注8〕。若我们放弃思忆世事,而代以忆念上帝,很容易地,我们便获得救赎。

每个人都是为了满足世俗的欲求才忆念上帝,如求子、求财、求婚姻等。每个人都是为了世俗的动机而持名。即使他的世俗欲求得到满足,他死后还是不能带进坟墓。我们连自己的身体尚且不能带走,还能希翼带走什么东西呢?

经典告诉我们世间的所有事物都是短暂的,如梦幻泡影,转瞬即逝。所以除了乞求得到神(本身)之外,乞求得到任何东西都是不智的。当持名的动机是基于外在的目的,我们便是在求神赐与世间的事物,如此反而引致将来的艰苦。

只有无私(不为自我)的持名才被神所接受。一个回教的圣者说:“莫令无用的思想污染你的心田,除了神(她本身)外切勿求。”

所以心智上的一种重复,必须被另一种重复所取代。世间事物的持念必须被持念上帝所取代。属于世间的思想,必须被观想上师所取代。上师就是神的化身。

如此,神的印象以真上师的形象印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以前的思维被世俗之浪所支配;现在意识中忆念主与观想上师。弟子开始忘记尘世和影幻不实的世事。心智不像以前那么无恒易变了,行者亦得到某一程度的定力。

什么是“持名”呢?我们要注意“持名”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正确的了解。“持名”是梵文,此字从字根(smar)中导出。此字根有多种意义:保护、在心意中观想神的形、忆念某物或某人至于一呼一吸间都在思怀之。使其变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后于其中醒觉并活于其中。

持名就是重视任何名字或神的名字。经由持名,一个特殊的意识之流进入身体。行者于初期需要很大的努力始能修习持名。

每个人于患难时都会想到神。若我们在所有时刻都以爱心想念他,我们便会远离苦痛。痛苦是犯罪的后果。我们忘记了上帝时便会离开了他。如此,我们便陷落于无穷尽的生死轮回之中。
在人生顺境时修习持名,能令我们的意志力和心智坚强。当灾难来临时,便能处之坦然。若于顺境时不思修习持名,而于逆境时,或生病时,或惹上官司事非时始为之,我们便不能期望此种修习能产生任何显著的效果。持名连续不断时,所有顾虑和焦躁都会消失掉。于此时,心念会放弃须臾之间的持名。

我们日吃三餐,以滋养色身。灵体的食物则是持名和观想神的形象。我们必须提供此种食粮给灵体。即如我们每天都进食以保养身体,同样的无论家居或旅游,我们必须提供食物给我们的灵魂。此点是绝对不可疏忽的。持念上帝的名字,是世间所有病苦的良药,这是灵体的灵量。基督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说的一切话。”〔注9〕

一个人若持续不断的思念上帝,他便会觉醒而进入“超意识”之中。虽然如此,此种境界必须上帝的恩惠和护保方能达致。一个人于剎那间得此境界,便得到永恒的生命。

“陶醉于上帝的记忆中是如此奇妙,得着它的人不欲须臾间离开上帝;像天鹅不能离开水一样。”
卡比尔(Kabir)说:“应持念主的名如鱼之渴望得水。鱼失水便死。”

持名的方法有多种,如下:

1、用念珠记数。此分散注意力,因为部分的注意力用于数珠,又部份注意力用于当数珠数到首珠时将全串掉头,向来路数去。用数珠的方法,我们不能得到完全的。但若在数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的话,行者还是能获得某程度的利益。否则虽然手指在数珠,心智还是游荡妄想。卡比尔说:“真正的念珠是心智的念珠。外在的念珠是假的。若摇转外在的念珠达致与神冥合,则波斯的水(打水容器在轮的头轮转)早应‘登知上帝’了。”

也有很多人于持名时用手指的指尖代替念珠。卡比尔说:“你若用心智的念珠持名,你会跟上师冥合。若心智不得静止,徒然手指又有何用呢?你的手在手指,但思念游走。这是废然无功的”
手指在忙于转动念珠时,灵体之流又如何能收集于内呢?当灵流集中,手指便不能转动念珠了。当灵流还没有从身体退回到灵体的总部,我们是不能获得任何利益的。所以我们用心智的念珠,而毋须用木做的念珠。

2、有些人用舌来重复祷告。若注意力在重复上,这种修法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可是,如数念珠一样,当舌的复诵成为习惯时,心智便不自主地游荡了。

3、有些人用喉来重复。当注意力被适当地使用时,这是有益的。否则,如前述的二个修法一样,心智会漫无目的地游荡。

4、有些人用心来覆念。此修法的弊端亦如上述。舌的覆诵,比用念珠优胜。用喉来覆念,又比用舌优胜。用心来覆念,又比用喉优胜。无论何种修法,当意念专注时,行者都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如此修法,能洁净行者的心智,令内心得到某程度的平安。但灵体之流并不结集于眼中心,所以在灵修上不能远致多大的利益。

“念珠在手中摇转,舌头在口中转动,心智奔向四面八方,如此修法,不叫作持名。”
正因如此,圣者们从最根本处着眼,他们提倡用灵魂之舌来覆念。此种修法,能令心智静止。圣者们称此为灵魂的持名。

修此法者,心智不会游荡。跟前述修法不同,因此法不是覆念持续而心智游走于外。灵魂的持名醒起内在的意识,而使行者能听到夏白德(shabd),带来真正的平安与喜悦。

“若我们重复心智的念珠,内在的意识会被唤醒,内在的光会出现。有些人转动念珠已经多少年了,但他们的灵性仍是没有改变。所以放弃用手来数念珠吧,应该转动心智的念珠。”

不少人活动手和脚来奔走或处理日常的世事,他们的事情不必太花脑力。所以于日用常行时,手足虽在工作,而心智可用于忆念上帝。若要成功地实行此修法,行者应于任何时刻中,都在持名,这包括睡时及醒时,如时钟的针一样,永无休止地转动。

持名时毋须弃置世间俗务。你可以覆行日用常行的责任,而同时注意力集中于持名上。持名应实行于呼吸凸凹──无论在行、坐、站或进食时──我们应专注地忆念神以至于与他不能分离,即意忆念不游离地持续思念神。但持名也有特定的时刻,这是夜间、半夜和灵药时间。在此种时间中修习持名,是非常有益的。

持名的修习,非常宝贵。一个能持续修习持名的人,是非常幸运的。但持名的密法,我们从真正的上师那里才能学得到。

单是舌头的重复,而不了解其中意义,或如鹦鹉般不经大脑的覆诵名字,这样只是卖弄夸耀而已。普通人如是修习持名,是得不到任何利益的。

圣者们告诉我们,我们的脑海通常习惯于重复某些名字,若将我们的注意力放在上帝的圣名上,那是多么的美好啊!持名令人获得喜乐和除去痛苦。修习神的持名,我们会溶入神内。
我们应该重复哪些名字呢?又这些名字与神有什么关系呢?有二类名字是用于持名的:

1、属人的或主词的名、字;

2、属性的或性质的名、字。
通常来说,人们重复的名字是神的某一个特性。由此重复所得到的利益是有一个上限的,因其不能打开行者内在的视力,所以亦不能让行者看到内在的灵境。因此,圣者们向我们透露各天界的天主的名字。因此,唯有上师所传授的名字才是我们应该持诵的名字,因为只有这些名字才能带领我们前面的路。这些名字储有能量,能便利于将灵能传给弟子,令其修行进步快速。

负面的灵能在灵境中布置了很多障碍。这些障碍是灵魂在通过星光境(astral plane)和理境(causal plane)时所必须面对的。这些障碍都可以用诵念真上师传授的圣名来克服。这些圣名亦能将行者(即弟子)从其它困难和陷阱中拯救出来。持诵真上师所传授的圣名,对世间和超世间都饶有利益。因此,圣典中都强调持诵这些名字。

真上师所传授的名字带有他的灵能,此灵能对弟子护持帮助,令他能超死亡和“负面的灵能”。上师的名字是永恒的,持诵它我们得以脱离生死的轮回。所以,上师所赐予我们的任何圣名,都令我们得到最大的利益。

第四节 禅修时的持名

日间工作时持续不断地持名,会为行者的禅定作出很好的准备。禅修时的持名是引领我们上高级灵境的阶梯,在这些灵境中我们得以和上帝灵交。乐于遵行上师所传授的持名的人,终究有一天会跟上帝合而为一。因此,所有圣者们都传扬和教导正当的内在持名方法。

禅修时,我们须要用持名的方法将注意力集中于第三眼的部位。我们专注地持念主的名字以使注意力定于此点。其它方法都不必要。

保持一个方便的坐姿,集中注意力在眼中心,稍微偏右一点点,我们用心意来重复圣名。换言之,我们的注意力应放在二眉中间但稍微偏右。我们应该心意专注于“眼中心”部位而同时持名和修观。

于修习持名的初期,行者可以将名字悄悄地轻声念出。但当持名的修习有进步后,行者应只用心意来覆念名字。但修习持名时,必须怀有爱〔注10〕与信心。

修习持名时,行者必须小心勿在额部或眼部施加任何压力。初期的修习以短时间为宜,渐渐增至二或三小时。

有些人修习覆念时闭上眼睛,有些人则张开眼睛。前者易于昏沉睡着;后者则易于心意追逐外物。前法远为优胜,但行者应该克服睡意后才开始修习。再者,修习时间的规律性和定时性〔注11〕,也是非常重要的。

行者感到有睡意时,便应站起来持名约半小时。行者亦可将冷水流在面上以令精神振作。修习持名切忌躁急。持名应该缓慢,应俱有爱和虔诚的心意,清晰而正确地覆念圣名。急促地持名,心怀讨厌或以例行公事的态度持名是徒劳无功的。持名时若感觉怠惰,或心念转向于感官的欲乐,此时行者应该念出声音来(约十至十五分钟),以令心意回归于正。

覆念时心意应该专注集中。如此修持,行者的手和脚便会变成麻木〔注12〕,而整个人的意识会收集于眼中心。时机成熟时,心中覆念停止,而所念之形象会自然显现。这是持名覆念的终极效果。

持名的效果与行者的爱和信心成正比。用爱和信心持念上主吧,他的圣名有大能。充满信心的持名令行者陶醉于喜悦之中,其功效令行者忘记自身和自我,因而醒觉于上主的存在。神的名充满了多么大的能力和喜悦啊,它在行者心中引起一股快乐之流,平安与灵力,如此行者真真正正的蒙受福佑了。

“持名时,行者对神热烈渴望的情形,应如恋爱者之于爱人。行时、坐时、醒时或睡觉时,爱人的形象存在于恋爱者的脑海里,无片刻之或忘。”

你若想被神的恩典所充满,便应从脑海中排除一切其它的念头。离弃所有其它的思想,在心中单单拥抱主的名。当你用持名的方法将脑海中的思想除尽后,你便会找到通往主的殿堂的路。

这是唯一的方法,灵魂得以与主会面,与他合一。但此境界的达致必须有主的恩典,我们自己的努力是全然无效的。由持续不断的持名,行者醒起“超意识”而达致永恒的宁静与平安。

丹尼信,英国的桂冠诗人,在他的自传中提供了一个由持名而看见“超意识”的一瞥的例子:“我由童年时代,当完全独处时,便常常有一种清醒的出神状态。通常此出神状态的产生,是由重复我自己的名字二或三次;轻轻地,直至突然间,我强烈的“个人意识”这个个体好象溶化、淡去消失在一个无限的生命里面。

“这并非意识的混乱状态。而是清晰中的最清晰,确实中的最确实,智能中的最智能,超乎言语所能形容的。于此处死亡是可笑而且不可能的。‘个人’人格的消失后,似乎才是唯一的、真正的生命。我为以上朦胧的描述感到羞愧。但我不是说过,此种境界是完全超乎言语之外的吗?”
灵魂属于上帝的本质〔注13〕。你得到你所思念的形体,而且必定回归此形体。“你想故你成”〔注14〕。若实体想到它的源头(此源头即全部意识,它会溶入此源头而得到永恒和永远的境界。有一个回教的圣人很适切地形容持名的伟大:“灵魂是实体而上帝是源头。当它专注于思忆上帝时,它便变成上帝。”〔注15〕

第五节 修 观

“眼的视力功能应该用于观想上师的形象。”

众所周知,当我们思考某事物时,其形象便在心眼中出现。这是很自然的。每个人思考事物时也同时观想其形状。当我们闭目时便会看到世间的景象,如家人、孩子、炉灶和家宅、财富及拥有物;我们不断地详思世间和世俗的事物,结果是我们脑中的每一个细胞都沉溺其中。因此故,我们紧紧地被世务所困。我们不知道怎样观想上师的形象,我们要观想的这一位是超乎三界之外的,只要我们还未遇见“她”,我们又能观想谁呢?

有些人详思古代圣人的图像,这样观想的只是物质的和没有生命的对象而已。图像和偶像都是没有生命的,它们不能将行者引领上升。只有一个常常到灵境的“她”,始能引领我们到灵境去。
经由观想古代圣者的形象,我们获益很少。这些圣人的图像,大都不是真像,而只是我们的想象吧了。再者,崇拜一个没有生命的东西,是被禁止的。圣人的图像或照片,无疑地可以提醒我们思念上师,但它们的功效亦仅止于此。只有一个活在世上的上师,始能赐恩典给我们。

所以,圣典中强调我们必须观想一个与神是一体的活在世上的上师。如此修习,会令人获得宝贵的利益。上帝从上师身上显现出来,因为上师就是神的化身。因此,观想上师,就是观想上帝,崇拜她,就是真正的服侍主。

于初阶,观想上师的色身象是必须的,往后,弟子便可观想上师光明体,此光明体在灵境中恒伴着弟子。其后此体溶入夏白德中,而夏白德就是它的本体。

闭上眼睛时,你看到的只是黑暗。此种比没有月亮的夜晚还来得漆黑。

当灵体从外在回收心于内时,星星、太阳和月亮便会出现。越过这些后,上师的“光明体”便会出现了。上师的出现并不是隐秘的,有闪亮的光从“光明体”放射出来。灵魂无可抗拒地被吸引住。事实上,这情景是很难描述的。

当我们内观,可以见到上师的光明体时,(于此时)我们的定力已经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坐姿,也开始听到内音了。这样,“声音之流”流动着,而行者耽于“音流”的乐受中。此时,心意识会热烈地沉醉于夏白德中。〔注16〕

上师的光明体住于每个真正的弟子之内。当灵魂从外收集而入内,渡过星星、太阳和月亮后,它便看到他的光明体。太阳和月亮的光,都是来自他的光明体。能入内的人,都可看到他这个美妙的形体。

听到对上师的美丽的人身的描述时,我们已经感觉到他是多么美妙。但如果在内观中看到他的显现,我们会发现他还要美丽一千倍。哈菲兹对上帝说:“啊!我心爱的,我听过很多故事描述你的美丽。现在,我在内里看到你了,我看到你比这些故事还要美一千倍啊!”

当光明体在内出现,弟子的注意力应该专注于此,专注的程度是他整个的溶入于此体,而再也不能区分是弟子他自己还是上师。

“我已变成他,而他变成我。我是身体而你成为我的灵魂、我的生命。无人能说他和我是分开的个体。”

根据圣典中有关灵魂的描述,当观想法完全成就时,弟子、观法和神都溶合为一。被崇拜的与崇拜者成为一体。就像蝶蛹的变成蝴蝶,而失去蝶蛹的身份。这样的境界,被名为溶入上师。但上师本身早已溶入上帝,结果是弟子亦溶入上帝。你的思念常在何物,你便成为此物。

我们不借助梯子,便不能爬上城墙。同样的,我们不观想上师,便不能达到上帝。禅定的修持,将我们从物质世界带领到星光(Asrral)世界,从星光到理的(Causal)世界,然后超越理的世界而到达神。

上师的光明体只会在一个纯洁而且诚实的心中出现。他的光明体,不能住在一个不纯洁的心里面。哈菲兹说:“这样的‘内观’是上师的恩赐,要有上帝的旨意才能获致。世间的学问和思考不能令我们证知上帝;后果是灵魂不断地被此世间所缚。”

优波尼沙(Upanishads)〔注17〕说:“心念的纯正和清洁是观想和禅修必要的先决条件。”
行者内在和外在,都必须纯洁。

由持名和观想的修持,弟子开始自动地忆念上帝〔注18〕,也因此堪能看到内在的灵境。恋爱着上师的形体的人与上师盘结在一起,他忘掉了他的身体和世间的一切。

上师是永离生死的。一个意念专注于上师的形体的人──一个只爱上师,不爱他物的人──谁能令此人回转于红尘呢?

观想上师的形体,有很奇妙的福报。思念上师形体的人,会得到世间和超世间的荣耀与光荣。他们所有的欲望都得到满足。落入上师,他们成就了“证知上帝”。

第六节 巴 赞

“耳朵听的能力应该用于聆听音流。”

前二个灵修的方法(即持名和观想)修成后,此二法便引至第三个灵修方法,名叫巴赞。

修“持名”法圆成时,行者便能达致“观想”。当“观想”圆满时,“声音”便自动被醒起。圣者们称此修法为“巴赞”。

巴赞意指聆听内在的“声流”。圣者们亦称此法为“夏白德”瑜伽。此法的修习是灵魂或“灵魂的注意力”的修习。此“圣乐”是要经过“写勒”(即灵魂或灵体)才能听到。此修法唤起无始以来久睡的灵魂,而带给行者悦乐。

夏白德是通往“神的证知”(God-Realization)的金刚大道。经由此道,弟子到达主的殿廷,此殿廷即Sach Khand。于此处,行者便不会有任何障碍。他持续地聆听“夏白德”而常沉醉于其中。“负面的灵力”和“幻象”〔注19〕都远离“夏白德”而不敢经过此弟子的路。

“夏白德”真正是主的音乐,圣典中大大的强调聆听它。此法是歌颂主的荣耀的方法。它是不用弹的“乐章”。夏白德是“一”,而它示现于万物之中。它支持着整个宇宙。

心智是无法被控制的,便算你尝试上百万种普通的修持法门。过去的瑜伽士,用尽他们的方法都失败了。知识分子从哲理的讨论和严格的评论中,没有得到什么。隐士们的各种苦行,都是徒劳无功。学者们用尽他们的知识,但只靠知性和聪颖,他们不能摧伏“心智”。聆听“音流”,是唯一可控制心智的不贰法门。此外别无他法。

真正的智能是由修习“持名”和“巴赞”而得。圣乐永不休止地奏鸣。行者经由聆听它,而开始爱主。如是修习,才是真正的崇拜主。但要有上帝的旨意,我们始会在心中接纳它。

“夏白德”的宝藏,不能从阅读圣典中获得。书中只有“夏白德”的描述。我们可以读或听所有的圣典,但这并不等于上帝的名字底甜美的音乐。在“灵魂”还未接触到内在的“声音”时,它是无法知道“实相”的。正如鸟儿模仿别人的歌唱,但不知歌曲的意义。

“内在的乐曲”不停息地回响着,此“乐”是永恒的。虽然,日夜不断地,它在(每个人)内铃响着,我们还是依旧贫穷,我们得不到这个宝藏。它潜埋、隐藏在我们里面,但直至我们离开人世时,还不醒觉它的存在。我们永不在意于发掘此宝藏。只有当我们遇到一位上师,听从他的批示修持后,才能知道它,而解开物质和灵识的结。

要成功地修习巴赞,行者必须是一个完美上师的弟子。“声音”,只在上师的崇敬者(即弟子)内显现出来。当持名和观想修习圆成后,它才会出现。当弟子溶入“夏白德”,他便证入不能描述的真理。

我们怎样才能得到这“声音”呢?上帝是我们真主,在他的殿廷中,“圣乐”回响着。当弟子将他游荡的心静定下来,加上得到上师的帮助,得以接近Daswan Dwar即第十扇门,于此处他得钦“生命之甘露”。于此处上师降下“神祺”而“声音之流”乐鸣着,夏白德于是在行者身中示现。
聆听它,行者得以摧伏心意识,而身体的庙堂亦被升华。当心智聆听“夏白德”时,其悦乐令行者入神。一个将自己的意识跟“夏白德”连结一起的人,已经超越卡尔〔注20〕的控制范围,因此,他终止了无始以来的生死苦轮。神的名住于心中,他跟神调合,而灵魂溶入主内。

“我们在心中观想上师,在舌上有他的圣名,在眼里存着他的形象,在耳内鸣着圣曲。我们完完全全地整个人沉醉在记忆他之中。我们的心念和理性──它们的整个结构──完完全全的染在永恒地忆念他之中。此人在神的殿廷赢得荣耀和光荣,而实现了(人身的)人生的伟大使命。”

附注
〔注1〕读者可以比较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观世音菩萨所述耳根圆通,“反开开自性”的法门中“合流亡所”的境界。
〔注2〕新约圣经,路加福音第十二章三十三节。
〔注3〕The Tenth Gate即第十扇门,亦名达士温和(Daswandwar),其它九道门为眼睛、耳朵、鼻孔各两、嘴一个,和腹部下两孔。
〔注4〕读者可比较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卷九所述。
〔注5〕灵魂即英文soul字。Soul字我们有时译为灵体,有时译为灵魂。在此译本中,“灵体”跟“灵魂”互用,并无分别。
〔注6〕读者可比较永嘉大师证道歌中的“比来尘境未曾磨”。
〔注7〕原文是“dyed in the hues ofllis (gods )love”。
〔注8〕原文作“As we think so we become”。
〔注9〕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第四章第四节。
〔注10〕指对神的爱。
〔注11〕即每天修习要准时而且不要间断。
〔注12〕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九中有类似叙述:“…又以此心圆入虚融,四肢忽然间同于草木。”
〔注13〕原文作:“Soul is of the essense of the Lord ”。
〔注14〕原文是:“As ye thind so ye decome ”。
〔注15〕于此处,读者可以比较佛教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注16〕译者按:读者可以比较禅坐者耽于禅悦。
〔注17〕优波尼沙是吠陀经之一部,论人与宇宙之关系。
〔注18〕如华教净土宗的行者,也有“不念自念”的境界。
〔注19〕幻象,原文是Maya,即幻象(illusion)、幻相的意思。
〔注20〕卡尔(Kal),是圣道(Sant Mat )用辞,意指魔王,在圣道中卡尔亦三界主。

 

 


 

 

第二章 死亡与活时修习死亡法

 

每个人终有一天要死亡的。无论人或权贵或贫穷,强健抑嬴病,没有能逃避死亡的。一切都要经过死亡的门。灵魂使用物质的身体后必须离开它。“你原本是尘土,必须回归于尘土”。每个人都知道他必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只是他不能预知死亡的时刻。

 

我们因别人的死亡而感到悲恸。但事实上我们应关心自己的死期,对死后的生命作出准备。

 

我们死后要经过怎样的国度呢?我们要应付怎么样的人呢?这些问题必须仔细思考。圣典中有时会谈到这个问题,但我们不会去注意它,我们认为这些都是神话或童话,或者是一种劝善戒恶的一种手法罢了。事实上我们必须经过死亡之门,没有任何人能够例外的。圣保罗说:“死亡是我们必须克服的最后一个敌人”。对此,我们不应视而不见。

日常经验是当我们要到外国时,我们会作出种种准备并携带充足的金钱。我们安排旅行工具,如汽车、飞机或轮船等。我们会写一封信给住在这个国家的朋友,并会确定住在哪里。我们对这些世俗的事情是那么小心。除非安排的相当充分,否则我们不会远游。

 

但对于死后的旅程,它象达磨可斯(Damocles)的剑那样悬于我们的头上,而我们将必须在某一时期踏上此旅程的,我们却漠不关心。

我们是否有为这个旅程安排好食物(此食物即夏白德Shabd)呢?我们是否已找到一位有此旅程的亲身经历和体验的导师或上师来陪伴我们呢?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将会居留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对世事很是聪明,常常会作出妥善的安排,以便成功地执行,但对于无常而可能即将降临的死亡──无论我,我们是在童年、少年或老年──我们对此命运却全然无知。

 

第一节 死时和死后的情形

 

人们为了解开这个迷而不遗余力,理性的探讨失败了。对揭开这个秘密来说,有学问的人跟文盲同样地感到无助,原因是没有人从死后归来告诉我们死后的情形。这个念头,一次又一次在我们脑海中出现。

若果有人曾到死亡后的境界,然后回来讲述他的亲身经验,那是多么令人满意啊!我们只能猜测,但都徒劳无益。望远镜不能看到死后的境界,太空科技亦不能接触到这些境界。这些仪器和机器,只能让我们对物质的世界多一点了解。至于高级的灵境,它们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

 

只有上师才能知道关于死亡的一切。在死亡时,家人和儿女,财富、家庭和肉身离开我们,只有完美的上师伴着弟子。因此他是我们唯一的真正的至交好友。

 

完美的上师是在星光境(ASTRAL)、理境(CAUSAL)和更高级纯灵境界的向导。所以圣典中强力地强调我们很需要这样的上师,及必须不断地在脑中时时紧念他。

死亡是毋须惧怕的。死亡只是一个名词,代表着灵魂离开身体的现象。拋弃身体后,灵魂升上星光境、理境或更高灵境。这现象只不过是灵魂从粗糙感官中抽出和进入细致密微的境界。这不过是放弃现在使用的衣服,即肉身。这不是灭绝,我们死后还有生命,只是不能看到罢了。

 

圣者们已经解决了死亡的秘密。他们每天都离开肉身,而游于星光境和理境。亲近他们,便可以学到战胜死亡的方法。

 

圣者们曾经详尽地处理这个课题,他们描述经过死亡之门及战胜死亡的方法。采用此法,崇敬者亦能经过死亡之门,而处于死亡以外的灵境。他自主地离开和回到他的肉身,此时他的意识是完全清醒的,而他亦能清楚地记忆见到的境象。

 

只有那些死亡前曾越过高级境域的人始能了解“于活时死去”的意思。单靠知解是不能明白这个现象的。柏德士(plutarch)描述临死时的情形如下:“临死时,灵魂经验到的印象和经过的程序与已被印启入‘伟大的秘密’者的经验相同。”

 

依真上师的教导而修的人,每天死一次──在他还活着的时候。他们随意的进入上面的灵境,和回到肉身。

 

圣者们的教训中的一个利益,是令弟子以快乐的心境度过死亡之门,因而战胜死亡。这是所有被上师的恩典所福佑的弟子的切身经验,这并非空谈或一些经典中的预言。一个圣人之道的追随者,是不会惧怕死亡的。

 

一个人若学习在活时死去的艺术,他便停息了生死之轮。他对死亡一点恐惧都没有,因为他每天都经过死亡之门。所以圣者们颂扬在活时便经历死亡,和教导我们修习的方法。死亡是甜美的,若果行者能于活是死去。

 

这个身体是一个深不可测的灵的海洋。只有在活时便死的人,才能由此海洋中获得“超意识”的珍珠。这样的人即使他进入他身体的海洋只一次,便可寻回“超意识”的宝藏。否则,此宝藏是淹没不显的。

行者深深潜入此海洋和升上天空,高级灵境便成为他的居室,他亦会证知主的宝石。当我们仍然渴望(此世间的)生命,我们便不能得到这颗宝石。一个罕有的弟子得到主的恩典,得以活时便能死亡,而得到这颗宝石。若你想证知上帝,你必须于活时便能死去,因为你不死去,便不能达到他。当你仍然拥抱世俗的欲望,你便得不到“神的证知”。

 

一个在活时死亡的人得到永生。一个等视生死的人,亦已经脱离死亡。这种在活时死亡,是跟埋藏和焚化无关的,这是上师赐给他的弟子们的永恒的生命的一种境界或状况。

灵修的首要要素就是活时死亡,因为这样死亡后,灵魂才能真真正正的活着。在部份世上的人都不知道这个真法,因为它们害怕生时便死去。

 

在我们还没有超越死亡的领域之前,换言之,在我们还没有生于深致的高级灵境之前,我们是不能了知真正的生命的。

基督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注1〕

 

但是这样的死,即在活时死亡,必须要上师的恩典始能得致,此外无他法。恋爱着主的人,由于生时死亡,长饮快乐和喜悦的酒。这是蒙受上师本人赐予“酒”的人的一个特权。

 

成就“活时死去”并非易事。此方法,由上师的恩典始能得到。一个已经摧伏心意识,停止了欲望与渴求,和已经摧灭我执的人,始能于活时死去。这并非像看来那么简单的,实行起来并不像谈论它那么容易。一个成就“活时死去”的人,必须放弃所有世间的欲望。若欲望还在侵扰着身体时,灵魂便不能离开它。

 

行者必须舍离身体和心智,始能于“活时死亡”。于修习时,当灵魂第一次离开这个泥造的壶(即身体)时,它必会经过“死亡之门”。放弃这个世界和属世的欲望,完完全全的对全助的上师降服吧,让你的灵魂升到高级灵境去。你必不会经历障碍。

 

这个在活时死亡究竟是什么呢?灵魂在身体的总部是眼中心,于此处它的能力之流散播于整个身体。修习活时死去时,不必停止呼吸。只要简单地用持名的方法将你的整个注意力收集到眼中心,这样会令感官得不到原动力,身体便会像尸体一样。换言之,粗糙的感官的功能应该停止,而微细的功能得以醒起,灵魂因而得以上升至深致的境界和看到此等境界的荣耀。

 

修习持名令身体所有的活动能量集中于眼中心;由观想注意力得以专注于此;由声流我们升上高级的灵境。当意识离身时,这便被称为活时死亡;此时行者离开身体的情形,跟死亡时灵魂离开身体的情形是一样的。

 

只有一点不同──行者跟他的肉身的联系并没有完全被折断。其中有一条银线,耶稣教的圣经中有提到此银线(silvereord)(传道书12:6)〔注 2〕。借着此银线,我们可以自主地离开和返回身体,而同时保持着跟身体的连接。这样他便能在活时,看到死亡后的情形。他在星光境(astral)、理境 (causl)和更高灵境旅行,而变得完全熟识这些境界。他能够跟这些境界中的居民会面和谈话。

 

安格上师对活时死亡的情形有很适当的描述。他说:“你要不用眼睛而能看,你要不用耳朵而能听,你要不用脚而能走。你要不用手和舌而能工作和说话。甚至于活时你必须死去。只有如此你才能听到神道和见到你的爱人。”

 

成就活时死亡是由于得到上师的恩典,常常听上师的讲道和修习圣名的成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渡过生命的海洋,完成人生的使命,而在神的宫廷得到赞美。只有弟子或敬虔者才会为永恒的悦乐而努力。换言之,他修习引致此悦乐的夏白德。这样的人了悟生死,和等视生死。这样的人是主的眷宠。

 

卡比尔对此表达得很是适当:“性灵是一颗很高的树。它的果实挂在天空,能够得到此果实的鸟儿是很罕见的。”

 

只有在活时死去的人始能品尝此种果实。所以,只要在有生之年,灵体还未完完全全离开身体,生死之轮便不会终止。

灵境是你灵魂的居室。一个人若是死亡,他的灵魂就不必要回到这个世界了。

 

活时死亡的境界,即是将意识和物质分开的境界,这是一个很高超的境界。这样的人悟明自我〔注3〕及其心意识,并且明白生命的奥秘。这样的境界,只有经由上师而得到主的恩典的人始能成就。

 

“整个世界的人在死亡之后还是不断地死亡,因为没有人经过真正的‘死亡’。我所经历的一个死亡令我永远不再会死。只要你在活时还不知道如何死亡,你就不会在生死之轮中得到自由。”

 

附注

〔注1〕新约圣经。

〔注2〕约翰福音第三。

〔注3〕新约圣经传道书第12章5:他永远的家。

 

 

第三章 爱的阶等

 

我们观察到在正常情况下,当我们听说某些东西是很好的,心中便会产生得到它的欲望。当我们与某人结伴,我们便跟他有所连紧,我们心中乐于与他在一起和常常见到他。一种跟这个人相连的感觉便产生了,而这个感觉发展成为一股爱之流。

 

爱好像生命的花园里面的“芳香之泉”。当跟我们的伴侣的连结变得强烈时,我们对他的挂念就变成爱;而心智的状态是我们不愿意分离。就算理智上强制不令见到这个人,但心智上已经无法抗拒地被吸引住。此时心智统治理性,而当这种感觉逐渐增强,就变得强壮到便算离开我们的伴侣,虽然只是片刻,也会令我们不安,而心智是不断地被他吸引住而渴望跟他在一起。

 

可是理性对心智仍然有些微的控制,此控制渐渐减弱而此感觉会变成强烈的爱。在此状况,恋爱者开始忘记自己,他已无心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意。爱人跟他在一起时,他便感觉快乐,否则,他便如行尸走肉。他变得对所有人,包括他的亲戚和朋友都漠不关心,而理性对他的控制已完全消失了。恋爱者饮了从爱人底美眸而来的酒,因而醉倒。他对朋友和亲戚的意见毫不在乎,他的理性和心智已经完全失去分辨的能力。

 

爱的感觉普遍地存着。兽类、鸟类、昆虫类,而甚至植物和花朵都充满着爱。爱的火花令(一个被它吸引的)人沉醉。整个宇宙歌颂赞美它。没有一个心灵是完全没有爱的,所有生于世上的多少赋有上点点的爱。我们都靠它而存活,但那些行止不正的人有时会被它弱化。

 

爱是灵魂的一个性质,而且是我们天性所本有的,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好好地运用的。这个“一切快乐的海洋”在我们之内,而我们毋须花费一分钱便能得到它。只要灵魂离开世间的污秽和挂碍,真爱便会自然出现。

 

爱在每一个人之内,以原始的形式存在。神是爱,而灵魂是神的一部份;所以灵魂也是爱。但因为灵魂被心意识的覆盖物所掩埋着,爱也因此亦被掩埋着,我们必须移走这些覆盖物。

 

我们求得各种学识,必须遵循一些规律和原则。同样的,我们必须遵守某些纪律和法规,始能获得允许进入爱的学校。这些原则是必须严格遵守的。一个恋爱者必须放弃所有属世间的念头,放弃世间和超世间的诱人的事物,他必须全时间全神贯注于观想他的“爱人”(beloved)。

 

“当我内视时,我在内找到人类世代以来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所追求的东西。我们到处寻找了多少年代了,但只有在我们心中才能找到它。所以,你不应在外寻找你失去的爱人,你只有在你内心深处始能找到他。”

 

第一节 爱的四个必要条件

 

1、脑海中除了爱人之外不应有其它意念。

2、付出和回报或交易的态度不应存在。

3、所有恐惧都应排除。

4、恋爱者不应对任何人有敌意或憎恨。

 

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忘,他们的“爱人”(真上师)永远都在他们身旁。

一个依据仪式的人,他的祷告是根据指定的姿势,但恋爱者的祷告一定是在忘我的状态(即是超越凡体的我或我执的状态。译按:庄子也提倡“坐忘”)。一个依据仪式的人会在祈祷前洗净手和脸;但恋爱者欲洗净他属世间的手。换言之,只要你还未摒除属世间的念头,你就不能思忆他。

 

布拉·萨(bulleh shah)用如下美丽的句子来表达同样的思想:“宗教传统是我们的奶妈;仪式和礼仪是母亲;但若我们希望得到真正的成就,只有灵修(即禅修的内修法)始可达致,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证知真理。”

 

没有爱,所有苦行和修习都是无意义的。知识和观想本身并不能引致成功,这类型的修习只是用来灌输爱的情操。若没有爱,所有禅修都是枯燥无用的。

所有意念和欲望都应从心意识中涤除,而此心意识便变成一个磨光亮的镜子。只要我们心中还怀抱着贪念和欲望,爱的脸便不会显现。只是经由爱,圣者们便得以(意识清醒地)跟主合一。换言之,如果还有一点自我意识,便不是真爱。

 

爱只知道如何付出。行者必须弃所有欲望、离开所有权利和名望,他必须成为某人的奴隶。这样就是爱。得到真的生命,就是整个人消失在爱中。行者必须在“爱人”中醒过来,而整个地溶入神内,这就是爱,这是牺牲的工作。见到“爱人”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行者必须用他自己的头颅来买这个道。

 

“如果你希望知道‘爱’,去圣人那里请教吧。如果你想知道你的心怎样失去控制,请教一位失去了心的人吧。”

 

爱首先在“爱人”心中产生。如果没有光,飞蛾是永不会扑过去的。爱在行者心中产生,是因为有神的恩典,而得到大大的幸运,然后他始能亲近圣者。南达士上师(Guru ram das)说:“关于那些拥有爱的财富的人,你们应该了解这是他的恩典所赐予的恩宠,这个实宝藏经由上师才能获得到。侍奉他是非常艰苦的;但这也是得到所有快乐的方法。这爱只赐给那些上帝亲自施以恩惠的人。”

 

正如电力潜伏在电池内,当用电路连起来时,便能照明一个很大的空间,同样地经由神或上师的恩典,爱的火花在求道者心中生起,而爱的力量便变得明显。

最必要的是,用持名和观想的修持,来唤醒我们对神的爱。我们重复这五个圣名时,我们对神的吸引力和爱便会增加。当恋爱者思忆他而变得完全的全神贯注于思念他时,神便赐予圣恩,将弟子的注意力转为虔敬。

 

灵修的第三部分是聆听夏白德、“名”或声流。神就是“夏白德”,而神亦是“爱”。所以,“夏白德”就是“爱”,当灵魂接触到“夏白德”时,“爱”便从内流出。

这是求道者为了接近神所必须走的路。但有时行者偶然凝视真上师的眼睛,爱之流更不可抗拒的进入行者心中。只要上师看行者一眼,便足以令行者升起强烈的爱;而不用经过交往,亲近和情感上的吸引等各种阶段。

 

爱的路象剑刃那么锋利和狭窄,只够空间让一个人走。于此处,上帝和崇敬者必须合而为一,而弟子一点点摇摆或疏忽都会引致他的失败。所以只有意志力坚强的人,得到神和上师的支持,而且全时间降服于“爱人”的膝下,始能跟随这个道。这么幸运的弟子,每一步都被带领着而不会跌倒。

 

爱是所有“证知真主”的修行方法中最有利和最有效率的。参玛士·他比士说:“如果道路是漫长的话,你应该乘上爱的翅膀来飞行。当你展开爱的翅膀时,你便不逐级而上了。

“你应该骑上爱的骏马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因为这头骏马是很敏捷的。这道路虽然有所起伏,但它会立即将你带到目的地。”

 

 

第四章 恋爱者

 

一个普通的崇拜者的境况优于一个沉溺世务的人。前者曾经习禅;为了避免掉进地狱之火而能升上天堂,他们做了很多善事,而且戒除恶行。可是一个隐士又优于一个崇拜者。因为隐士力求避免所有恶行,而单只希求与神冥合。这样的人为求天堂,已经牺牲了这个世界,他不断地崇拜上帝。

 

但恋爱者的境况又比隐士为优。恋爱者已登上了爱神的阶梯,在对神之爱里,他已经忘记了这个世界及未来的世界(即来生)。他不惧怕地狱也不冀求天堂,他只想走“爱人”带他走的道路。

世界真是牢狱啊。这个世界之后的世界(即来生),是我们欲望得到满足的地方。一个恋爱者一点都不在乎能得到这二个世界。

 

一个恋爱者以身作则,显示爱神的正确方法不在于遵守外在的(宗教)形式。不同宗教徒的教之间的争吵和争论,是因为胸怀狭窄和不能宽容。那些局限于只爱自己的家乡和国家的人,也是同样地胸襟不广。但一个于日常生活中允执爱的理想过于一切的人,才是真正跟随主的训诫,他是被主所爱护的。

 

一个人若实习苦行或(宗教)仪礼而不培养对主和主的孩子的爱,这样他便像一朵没有芬香的花,没有水的井,没有油的灯,或像看不见眼睛。这样的人,便算他们偶然也有一点灵性的光,但他们还是喜欢将关爱捆绑于世俗之中,而且他们的关爱会从一件事快速地移转到别的事去。

 

一个不尊随“爱”之道的人,不会在“主的宫廷”中得到荣耀。这样的人被困于世间的痛苦之中,与他有接触的人也是痛苦的。

 

“一个心中没有爱的人应该被视为一具只会走路的雕像。他像铁匠的抽风机,会呼吸空气但没有生命。”

 

没有对上师的虔敬,我们不能赢得“爱”。一个世欲的人不能了解这一点。只有那些心力专注的人才能分享;即是那些心和意念一致,而且有信心和虔敬的人。一个轻易出卖良心(换言之欺骗自己)的人,不能从爱之杯中饮用。踏上爱之道的是那些坚定不移的人。不管什么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他们都不会退缩的,唯独这样的人才能见到“爱人”。那些只微微感觉到分离的哀痛的人,在距离目的尚要达到时跌倒了。

 

所以,从对儿女、妻子、财富、宝藏、领土、声誉的世俗之爱转过头来吧,这些都是梦幻不实的。我们应该经由真上师而面向主,他是地上的化身。

 

有一次上帝对摩西说:“我身体不适,为什么你没有向我问病呢?”摩西说:“神啊!你是世间和超世间的王。你怎么会生病呢?”神回答说:“摩西啊,我所亲爱的一个虔敬者生病了,而你没有去向他问候,你若去向他问病,就等于问候我了。”

 

这清楚的显示出对神的虔敬者的爱和服务,就等于对神本身付出神的爱和服务了。同样地,对上师的爱和服务及观想他的形象,就实在等于爱和观想神了。

 

履行爱之道的人并非凡庸之辈。只有那些无畏,而且不惜牺牲生命的人,始克为之。懦弱的人是不能走近的。“爱的主”是很崇高的,软弱的人是不能走近他的宫廷的,只要我们尚未在“爱人”的祭台上牺牲我们的“自我”,在爱之道上是不能成就的。

 

“爱所要求的最低条件是行者的自我的奉献。你若不能,便应离开,根本不应谈及爱。”

在爱里,除了“爱人”的意旨外,别无法则。

 

“无论‘爱人’的命令是什么,恋爱者都鞠躬服从。”

“你若希望品尝‘爱’的蜜浆,你便不能高傲。一个剑鞘是不能容纳两把剑的。”

 

行者必须忘记这个世界才能去到“超世界”。而他必须忘记“超世界”,才能将他的注意力转向神。一个心中因记忆上帝而得到快乐的人,是不能从任何其它的东西得到满足的。

爱是真正的苦行,此苦行赋予我们谦虚,教导我们安于“爱人”的意旨内,并移去我们对世俗的快乐和痛苦的注意。这样的人不会摇摆,而恒常专注于“爱人”。这样的人面对困难和烦忧时,会能忍受而不抱怨。因他爱的世界,他不被外在世界所吸引,也不被此世界的烦忧影响。除此之外,灵界的秘密在他内显露,他更接近 “神的证知”。

 

真正的爱,不会允许行者跟随他自己的个性。真爱,是跟随“爱人”的欲望和希求取悦他和安于他的意旨的代名词。在此境界中,行者不会考虑到他自己是否舒适,但他会为了“爱人”的舒适和方便灭去自我。他感觉到一种罕有和特殊的喜悦快乐。便算是在不适中,此喜悦是如此的大,世俗的人是无法想象的。南达士上师说:

“当一个行者已经对他亲爱的上师有真爱时,遇见上师时,这个行者的心智和色身都会变得兴奋。因为,是上帝化身的上师对行者有真正和强烈的吸引力。只要看到一瞥上师底美丽的光,行者便忘记自我。这样的恋爱者完全沉醉在愉悦之中”。

 

恋爱者的眼睛恒常沉溺在爱中,而且他们只看到神和神的名。

 

一个能确定行者是恋爱者的徵象是,如果他有世俗的或物质上的损失,这不会令他痛苦。但若时间流失了,没有修习禅观、祈祷或忆念爱人,这会令他大大的感到痛苦。

一个真正的恋爱者 爱忆念上帝就如渴者之求水。他的舌头虽然不动,但他的意念不是空的,因为“爱人”恒存于他的忆念中,而无片刻之或忘。对主和“爱主的人”的爱恒存于他心中。他爱“爱主的人”,亦爱宇宙万物。

 

谁是一个真正的恋爱者呢?一个已从世俗的思想和欲望的污垢中洗净、已将此种污垢用“虔敬和分离”的火烧掉的人。他心中无止息地跟主相会,就如口渴令人不停地希求得到水一样。恋爱者的身和心被“神底爱”的箭射穿。他真正的朋友和爱人除了全能的神外别无他人。

 

真正的爱将恋爱者从痛苦与快乐,赞誉与谴责,贫穷和富有的忧虑中抽离。此爱带领他超越这些限制,爱进入恋爱者的每一个细胞而赋予他无限的能力,因此他永远没有财富、声名和荣耀的需要。他没有这个世间和另外的世界的欲望,他从天堂和地狱的罗纲中得到自由,他已经不会被惑于仪式或世俗的捆绑。

 

很多人误解了爱的意义。爱的精神和意义,只有从一个真正的“恋爱者”处才能被阐明。爱的光芒和火花,在一个真正的恋爱者面上始能看到。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爱,你应该问文瑞或耶稣基督。他们二人死时是那么安宁和充满快乐。你甚至可以请教华白,他饮下毒药就如蜜浆一样。你亦可以问问阿将上师,他被迫坐在烧红的铁块上时,还大叫,“你的意旨是那么甜美”。

 

恋爱者不憎恨任何人。在他们眼中别无他物,只有爱和更多的爱。他们追求爱,他们的意念恒常地专注于他们的“爱人”身上。于此处他们祷告,和垂头鞠躬。他们的爱人住在何处呢?答案是:无所不在,他住在我们每一个人之内。神就是“爱”,而“爱”是神的另一个名字。他在所有东西之内,神的灵流流播在所有的地方。

“‘爱’是神的形,即如神是‘爱’的形,二者存在如一,正如太阳跟阳光一样”。

 

一个真正的恋爱者,不拘限于任何一个语言或教派。他越过所有这些界限,而爱每一个人。“爱”是律法的满足。你若怀爱,这样不是一个单一的行动,而其中包括很多你所不自知的行动。经由爱,你在你的广达的周围,放射出爱之流,因而利益整个世界。

 

爱人被恋爱者所爱;恋爱者渴望着爱人。他是爱人的崇拜者;他的目光不会望向他人。他恒常地渴求着看到他的爱人,没有爱人他一刻也不能活。你可能给他财富或任何世间的宝物,但这不会满足他的饥求和热望,除非他与爱人相会。他对爱人的爱存在于脑海,及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除了爱人的面貌,他不能被任何事物支撑。

 

在他的舌上只有爱人的名和颂赞,此外并无他事。他持颂此名永不停息。而别离的悲欢,当“爱人”远别时,折磨着他的身心。他从“爱人”处只求能得到“爱人”,此外别无所求,而且渴望完全降服自我于“爱人”的愿望之下。

 

在爱的喜拯忘神中,和在完全的降服中,他将贫穷和财富,痛苦和快乐,健康和疾病,及无论什么事情发生,都认作是“爱人”所予的礼物。他对快乐与痛苦均感受无异。经由爱的恩典,他超越这些及超越身体的限制。

 

在爱中,没有其它的欲求,即如在烈火中没有剩下的余烟。世俗的人祈求上帝满足他们各种欲望,一个爱的火花已被点燃的恋爱者只求得到上帝本身。

南达士上师说:“假若所有七个世界和七个海洋的宝石和财富拿来放在恋爱者的面前,有人问他选择这些财富还是“爱人”,恋爱者会毫不考虑财宝。他向神只求得到神的名的琼浆。”

 

 

第五章 美德

 

在主内有很多美德。啜饮这些美德的灵魂,找到上帝而且为他所亲爱。她是主所亲爱的那个快乐的新娘子。

主是所有美德的库藏。在阿地·格兰斯(Adi Granth)中这些美德分为十四个要项(如下列)。吸取这些美德的人在主的门中被荣耀。我们应该仔细思量并吸收这些美德。

 

(1) 复念“圣名”并感觉上帝的存在。

“一个有德行的人因舍弃邪恶而找到真理。她将心知染于上师的‘夏白德’中,口中发出爱和亲密的字句。”

 

(2)放弃利己主义,歌唱主的颂讲和爱主。

“他侍奉上师,因而得到‘圣名’,而且珍藏心中。他的心智和色身都得到平安;欲望之火亦被熄灭了。一个放弃利己主义的人得到完全的平安。”

 

(3)不要伤害别人的感情。

“不要粗暴地对别人说话,因为主住于每人之内。不要伤任何人的心,因为人心是真正的珍珠。”

 

(4)不要粗暴无礼,而要使用甜美的言词。

“问问那被主庞佑的新娘子,是什么事令她为主所亲爱?那就是知足,朴素的衣服和甜美的言词。”

 

(5)敬畏上帝。

“在生活和工作中,她常怀敬畏主的心。因进入了救赎之门,她于此生和来生在神的殿廷中都得到大大的喜乐。”

 

(6)活在神的意旨之内,并放弃相异。〔注1〕

“她真正的粉妆好了,她是无与伦比的美丽,只有她是永远快乐的新娘子──一个被上帝所认可的新娘子。”

“一个爱上师而恒被宠佑的新娘子永远充满了慈悲。上师的话语是宝石;接受它的人享受上帝的爱底甘露。”

 

(7)舍弃欲望和邪恶。

“有德者因舍弃邪恶而找到真理。她将心智染于上师的‘夏白德’中,口中发出爱和亲密的字句。”

 

(8)舍弃“利己主义”,而且不要说别人坏话。

“你若想进入伊甸天堂,便要仁慈地对待上帝的创造物(即人、兽、植物等等上帝所创造之物)。”

 

(9)善待恶人;不要轻易愤怒;保持谦虚;常自我反省。

“不要对任何人发怒;但要搜索反省自心。‘纳那克’啊,在此世间谦逊地生活吧,如此你会得到她的恩典。”

 

(10)离弃淫欲和邪恶的念头,并且谦虚地服务;戒除贪求别人的妻子、财富和家产;不要耽迷于邪念或在背后诽谤中伤别人;而且安宁地生活。

“人要去除淫欲、愤怒、贪婪和执着,舍离邪恶和自我追寻,凡事谦虚和侍奉‘主’。然后他才是神所亲爱的。”

 

(11)信奉真理,常怀知足,慈悲和宽恕。

“问问那被主宠佑的新娘子,是什么使她为主所亲爱?那就是知足,朴素的衣服和甜美的言词。”

 

(12)不要疑惑,寻求上帝,认识自己;相信上帝为无所不在,并且流贯于一切;侍奉圣人们。

“作圣人们的奴仆吧,亲近他们能带领往‘平安’。但所有美德之最,却是上帝跟你亲近。”

 

(13)作万物的尘埃,认万物为友,见神于万物之中,勿伤众生。

“有一个光,此光住于所有心灵之内;见此主于万有之内;灵魂和上帝是一体而且流贯于万物;向万物鞠躬。”

 

(14)承认死亡为事实并放弃对将来的渴望。

“接受死亡是最基本的事实,而且放弃对将来的渴望。成为所有人的尘埃,然后归向我。”

 

第一节 苦 行

 

苦行的意思是忍受肉体和心灵上的苦困,或者从事一些修习以去除自我主义。住于森林内,只吃植物的根和果实维生;坐在火上,让火灼热;卧于钉床上;提起一臂而立;坐于水中;或忍受其它的身体上和心灵上的痛苦,便称为苦行。

 

修习这些苦行的目的在净化心智,去除淫欲、愤怒、贪婪、执着和自私主义,因而得以成就“证知上帝”。

 

因为置身体于水中或让火灼并不能熄灭内心的火,提起一臂站立亦不能令自私消除,所以在圣者们的宗教里,对身体会做成苦痛的苦行不受到重视。

若身体不必受苦便能达到我们的目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受折磨呢?

 

“那跟随上师之道的人是穿上了用禅定的针和‘夏白德’的线所缝成的智悲衣裳。他用慈悲作把子,用身体作柴,点燃‘眼中心’的火。他心中怀有对神的爱,而四个世代中都在禅观入定。所有瑜伽都被上帝的名所包摄,我们的身体和生命都是属于上帝的。嘉比啊!当她慈悲时,她带领你到真正的理想。”

 

“古如”们描述熄灭天生死苦轮,而灵魂到达上师门户的真正苦行。最伟大的苦行是侍奉上师,由此便住于行者心中。经此法,我们终可达上师之门。

“侍奉上师是所有苦行中最为优胜的。神住于侍奉上师的人心中,而且除去此人所有的苦难。他视神如真理之门。”

 

圣者们的教训说,只有神所有喜悦的复念苦行和服务才有益处。此等修持除去自私和分离感〔注2〕。

 

“虔敬者修习的苦行是复念、自律和对上师的服从。纳那克啊,服务是为了发展灵魂。这是为神所接受的,而后此人会得见实相。”

 

真诚的爱是所有复念和苦行的实质。一个心智纯洁而且怀着爱和虔敬心来禅观上帝之足〔注3〕的人,必被认为已经履行所有复念和苦行。

 

第二节 洁 净

 

洁净也是宗教任务中一个必要的部份。洁净可分两种:外在的和内在的。色身,房屋,衣服等等的清洁乃属于第一种;而心智和感官的纯洁是属于第二种。外在的洁净,是内在的纯洁的必要条件。外在的洁净,对内在的纯洁影响很大。洁净仅次于虔敬。

 

内在和外在的纯洁都是必要的。保持身体、衣服和房屋的清洁,为身体健康所必须。其方法为每天洗澡,刷牙齿,用水和肥皂清洗衣服,及生活在空圹和有阳光的地方。身体布满毛孔,体汗经毛孔排出,而空气经由毛孔影响身体,我们必须保持清洁和健康。纯正的食物,也是必须的。

 

为求完全的纯洁,良好的行为,纯正的食物和正直的品格,是绝对必要的。

 

内在的净化可由心智和感官的纯洁而达致,即经由“名”和“夏白德”的修习来得到真理。

 

内外洁净是要的。保持身体清洁吧,并且讲美好的言词。但除非内心思想纯正,否则表达在外的是不会纯正的。所以,最重要的是思想纯正。一个人讲话时,发于中,言于外。所以让内心和舌头都纯正吧。如果心中不清洁,灵魂又如何能清洁呢?不要讲任何不仁慈或有害的话,讲话应让所有人都觉甜美。内心的洁净,包括不怀任何邪恶的念头。跟“名”结合便能排除所有不同纯正的念头,而达致灵魂的洁净和纯正。

 

事实是灵性低的人才不应被触摸([注4]);而非清扫夫,补鞋匠,歌手或吟游诗人。所以真正的求道者,应该依据上师的指导来实施内在的纯洁化,因而证知上帝。除了记念上帝之外,应摒除所有其它的念头,如此“主”才会显露“她自己”。

 

“为了爱人将内心的细胞洗净吧,摒除所有其它的思想让出空间给他。”

 

上师们说纯洁的身体是上帝“真名”之所居。真正的洁净,是由内在修习“夏白德”所达成。对不死的主和上师奉献的心,才是纯洁的心。

 

第三节 谦 卑

 

为了使自己值得主的恩典,我们必须将虚荣自负从内心清除,因为除非器皿是空的,否则不能藏物。心怀谦卑,魔王(Kal)和“幻象”便不能影响我们。所有圣者们都采用谦卑的态度,而且以谦卑作为装饰。

 

什么是虚妄的骄傲或虚荣呢?若我们对一种美德引以为傲,而此美德我们并不拥有,或者是得到恩赐才拥有的,名叫虚妄的骄傲。单凭因为我们是属于曾立大功的贵族家庭,或因为我们的祖先曾经无私地布施行善,我们是不值得被尊敬和荣耀的。

 

“由他的恩典你得到美丽的面貌,永远忆念那美妙的主吧。由他的恩典你们门第高贵,日夜不断地忆念主吧。由他的恩典你有不生病的体魄,怀着爱心观想主吧。”

有人因自己的学识和才艺感到骄傲,他是没有资格因此而骄傲的,这些应归功于良师的教导和上帝所赐给他的智能。一个人应该以什么为骄傲呢?有些人以财富和财产为傲,但这些都是易逝如白驹过隙;有些人以青春为傲,青春会在疾病和老年中消失;最重要的是这些都不能维持长久,一段时间之后,它们如树上的叶子一样掉落。

 

上面的讨论,明显地指出我们不应以世间的荣乐为傲。想到主的无尽恩施,和我们无数的罪恶和缺陷时,我们都变成了他们的乞丐。所以我们应该想想我们承受了她多少恩惠,和我们又为此作了些什么。只要我们相信不论我们的善或恶,都不由我们作主而是由她而来的,我们便不会骄傲了。

 

有什么样的恩惠,我们还没有从主那里得到呢?当我们接受了主的恩惠之后,我们曾作过什么来表达对每一个恩惠的感谢呢?若作如是思维,仍然傲慢的话,那么就想想我们的缺陷和为何如此不感恩,应是一个必然补救办法。

 

自私、自大或骄傲,是不为主所喜爱的,她赐恩典给谦卑和温顺的人。水不积于高处而累积于低洼,弯腰的人,有水喝;头项硬直的人,挨渴。

骄傲走在败亡之前。一个骄傲的人,不会吸取别人的长处;一个谦逊和温顺的人,能从灵性丰富的人那里,得到灵性的财富。找到了门径之后,她应谦虚地、励精勤勉地实践。这是由主和上师的恩典始能得致。

 

若作善行之前我们不采取谦逊和温顺的态度,作善行之时不保留谦卑的态度,作善行之后,又不认为是主和上师所赐的恩典,这样在我们还在欢呼声中时,此善行便被骄傲从我们手中抢走了。

 

到神之道首要是谦卑,次要是谦卑,三要还是谦卑。再次,除非谦卑领先、陪伴和跟随每一善行,否则正当我们庆贺行善之功时,骄傲便从我们手中完全将任何善行抢走。

小蚂蚁能将糖从沙中分开,大象却不能。同样地以财富,种族或家世为傲的人不能从主和她所创造的宇宙中,获得美德或学到教训。只有谦卑的人,才能获得此利益。

 

即使你有很多美好的品性,还是应该谦卑,而且应将自己的美德认为是上帝所赐的。因为神爱谦卑的人,将此牢记在你心中吧。不要参加不必要的争辩或批评性的讨论,因为此种讨论是没有结果的,就像提炼开水一样〔注5〕。追求神的人不会追逐外在的装饰和荣耀,他们在主的意旨内快乐。他们的伟大,可从神令他们作的工中看到一瞥。

 

我们假装躲避世人的眼光和隐藏自己,但实在却是希求得到世人的发现和追求。我们在会议中坐在最后面或坐在低矮的座位,好让我们得以被邀请坐在前面或高的座位上。真正的谦卑不是外在的表演,亦不会耽溺于谦让的言词。一个真正谦卑的人,不单只想隐藏自我和自己的美德,而且会躲开世人目光。

 

我们常常说自己是小人物,自己无关重要,及说别人比我们优秀。但如果别人对我们说这样的话,我们会感到很遗憾。因为我们真正的感觉与我们口中的谦词是相反的。那些真正内心相信自己是最卑微的人,是真正的有灵性啊。

 

所以,我们不应只是说些虚伪的话假装谦卑。若我们讲话谦卑,所说的言词必须是代表真正的内心感情。我们不应该双目正视,除非心中感到卑谦和贫穷。除非我们真正希求得到谦卑和贫穷,否则我们不应用这样的态度来表达。一个真正谦卑的心胸,希望别人说他是一个无关重要的人物,而并非由自己口中说出来。当别人如此说他时,他不会觉得被冒犯,反而会感觉愉快,因为最少有一个人与他有同感了。

 

真正的谦卑并不是要我们成为笨蛋或自我夸示为智者。正如傲慢是谦卑的,反而自负、假装、小聪明、炫耀、卖弄、伪善、狡猾、世故的诡诈,是安宁和正直的相反。若非故巧智的人但求达到目的,取笑正直的行为为愚鄙,一个真正谦卑的人会愉快的忍受此种批评和诽谤,因为此种诽谤是他人而非自己所引起。

 

有些人以谦卑作为掩护,以不完善为理由放弃内在的祈祷,他们自以为不配。有些人不想给别人忠告,因为他们自己并非完全不犯错误。有些人不想用他们的天份来侍奉主,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缺点,而害怕在侍奉时引起骄傲,和将光指引给别人时,会自毁于傲慢和自负的火中。

 

当我们是真真正正的谦卑时,这些念头都不会产生。这是懒惰和怯懦的借口。如此,一方面炫耀自己对神和神的化身(即上师)的感情,另一方面以谦卑为掩护,剥夺了神慈悲中所欲赐给他的真正谦卑。主和上师愿我们像他一样完美,因而得到他的恩典。

 

一个没自信的人,提出不负责任的争论和理由。一个信靠祷告的人,虽自觉能力不足,也自知不配及没有实行的能力,他仍会充满信心和毅力将一切都交托给神和她的化身──上师,他仍会积极地贯彻上师所付于的指导来完成她所嘱咐的工作。

 

谦卑并非软弱,它有那么大的能力,以至整个世界都要对它俯首鞠躬。不傲慢能战胜“自我”,没有人能打败一个不傲慢的人。因为在他谦卑的背后,有主的秘密力量在动作。谦卑是伟人的装饰。

 

我们应让自己的胸怀成为对整个宇宙的爱的源头。我们应该培养大大的谦卑,以至即使有人以恶毒加诸我们,我们还是回报以爱。事实上,一个完全谦卑的人已经失去陷害别人的能力。即使有人伤害他,他也不会因此怀恨。

 

真正的谦卑令心中产生甜蜜。我们的言词自然甜美;我们的生命之流亦会是甘美的。这甜美对所有人都一样,跟我们接触的人都会感觉到这份甜美。我们的所有言谈和举动,无论巨细都充满谦逊。这样将我们和我们四周的人都染于同一颜色。

 

菟期先生(Tulsi Sahib)的谦卑于以下的诗歌中可见:“我是如此不智,无助和谦下。由于皈依圣者们,我得以认识上师。上师是平安的海洋,深不可测。她置我于正道上。我在他足下再三叩头鞠躬,我谦逊地歌唱圣者们的颂赞。怜我谦卑,她打开了我的内眼。我口再次歌唱赞颂皈依圣者之益,我全心全意地当你的奴仆。怜我低下,你将我寻回。我是你的奴隶,直到永远。没有圣者之助,无人能度过彼岸。圣者们充满悲悯而慈仁。皈依他们,即使是出身低下,仍能度过彼岸。没有圣者,也就没有始与终。菟期,我这个无助的人托庇荫于你。所有成就是,都是圣者们所成就。没有圣者们,我们找不到真道。”

 

以下是从阿地·格兰斯中所节录:“主啊,请垂听我的祷告。你在‘家’中自得其乐,而我是无家的流浪。

 

“一个可怜的女孩若得不到主的宠爱,她应该如何呢?她努力尝试,但在主的宫廷找不到一席之地。

“我今天晚上不能跟主密谈,我全身都在发痛。那些晚上独守的女人是怎么过的!

“主啊,我要养成哪些品性才能与你相会呢?我是那么无知,我不美丽又不睿智。

 

“我对主的虔敬和爱,帮助我离弃所有情欲和愤怒的情绪。上帝欣悦地看见我的虔敬和美丽。

 

“上帝的命令是甘甜的,我的负面的欲望和感觉都会消失了。我现在是我主的爱人,我心中完全没有忧虑。

“我们应该将自己的头发做成一把扇,用以侍奉圣者们。

 

“我快乐而且满足于侍奉,如为圣者挑水,挡风或摇扇子。所有荣贵如王侯,财富,或权势,都不值一文,可以掉进炉火中烧掉。

“令我成为谦卑中的最谦卑吧,因为谦卑的人为神所亲爱。

 

“我的‘朋友’啊!我希望每时每刻都为你足的尘。

“那个于我生命开始、中间和结束时,与我同在的朋友,是我所欢迎的朋友。

 

“只有时时跟我相近的才是我的朋友。

“主的虔敬者们永远是快乐的,他们就像小孩子一于幻象之纲〔注6〕中得到自由,而且超越世俗的欲望。正如一个父亲常令他的儿女快乐和舒适,同样地,上帝常令他的虔敬者行快乐。

“例如小孩尊敬他的父亲,同样地,虔敬者在生活中遵守上师的诚命。二者之间没有秘密。纳那克很快乐,因为他所有欲望都得到满足。

 

第四节 真诚〔注7〕

 

没有真诚的心态,我们所有努力都不会完整。真诚是一切的冠,这是所有修行的秘密。其它的崇拜,只不过是伪善。人生的目标,是诚实地生活。真理是无所不在的。真理应该与非真理分开,而且我们要从内心体验真理,一个具有真理住于其中的心灵,也会变成真理之形。神就是真理。在神的眼中,我们应该真诚,因为他喜爱真实。你信仰的是什么宗教,却是无关重要的。

 

于此处我们思考什么是诚实的言词,即一个诚实的人所说的话。描述一个事物正如你所眼见或听到的,便是诚实的言词。除了说话要诚实之外,我们的买卖亦应诚实。我们的思想应以真诚为理想,而且行动亦应奠基于此。这样我们的心灵、思想和行为都变得真诚。

 

“一个真诚的人,行为亦归于正,他时时刻刻都与上帝冥合。”

诚实的言语中,应含有我们的慈悲心。事实上,真诚就是不伤害别人的感情。我们所说的话应该从内心发出,而且不应伤害到任何人的感情。

 

真理的相反是非真理。描述的不是我们看到,听到或做过的,便称虚伪。一个虚伪的人,便是伪善者。他双目下视,而且脸上没有光彩。他不断地计划着奸计,他时常害怕他的虚伪会被揭穿。为了隐藏一个谎言,他必须另外创造几百个谎言。他于不断算计中,失去内心的平安。多疑和猜忌,变成他的第二个天性。他因而不相信任何人。他跟别人的秘密、奸诈、欺骗、伪善和狡猾,成为他生命中的主要食粮。他的生命是世界的重负。说谎的人会喜欢说谎的人,但若果说谎的人遇到诚实的人,他们的友谊会马上断裂。

真理能站稳在它的足上,但虚伪则不然。一个诚实的人稳健,有耐性,而且他的决断坚定。一个虚伪的人每步都迟疑畏缩,而且不坚稳。一个诚实的人是无惧的,他没有疑虑而且不迟疑。一个虚伪的人则常常恐惧,而且不能敢正面看人。一个诚实的人是英勇的并且充满勇气。但是虚伪的人是一个懦夫,而且他是一个懒惰的人。一个诚实的人因为他的无惧,所以他无忧虑,如此令他在情感的迟疑中获得超然。一个诚实的人放弃谄媚,诱骗和隐私。

 

从以上可清楚的看出一个诚实的人在精神领域方面能有成就,因为真诚住在他心中,他说真话。他自己践行通往上帝的路径,而且也如此引导他人。

 

“他就是那个被真诚所充满的人,他真实地实行‘名’的修持,而且说出真实的话语。他本人践行上帝的道,而且经此道上带领其它的人。”

 

如此的人在某程度上变成和真理有关,无论他说什么都会变成真的。他快乐地享受内在和外在真理的喜悦。由于过着真诚的生活,他变得平安而且无惧。因他与永恒不变的真理连结,整个世界因为他的存在而感到以快乐。籍着说出和看见真理,他的心智和身体都成真理。他倡导真理,而且被真理所润节。

 

一个真诚、知足而且说实话的人,是上帝所心爱的,他不会与上帝隔离。真理是无所畏惧的,它不会被诅咒所影响,Kal也不能伤害它。当一个真的虔敬者遇到真理(上帝)时,他溶入于它。

 

第五节 知 足

 

知足意指满足、适意、对于自己所拥有的懂得知足,而且对此感到满意。假如一个人已经很努力但仍无法达成目标,或者只达成小程度的成功,而他依然平静、镇定而且心中没有感到苦恼,这样他便被称为懂得知足。

 

当一个人陷身于四面楚歌,不为人所尊敬,被所有人唾弃,而且在各方面遭受到挫败,而他不会因别人的幸灾乐祸而感痛心,这就是知足的徵象。

然而若将知足推论为懒惰或倦怠,那便是一个错误,外表看似知足,私下悲伤而且心怀妒忌,这是表里不一致而且是欺骗大众。一个知足的人虽经努力仍无所获,也不会埋怨上师或上帝。他很认真的去完成工作,失败或成功对他不会有影响。

 

“当一个人纵使很努力却失败了,应知道这是上帝的旨意”。

只有一个知足的人能够无休止地为他人服务。他遵守真理,永不尝试邪恶而且躬行善行,因而得到功德。

 

“诚心诚意地冥想真理的人得到内心的知足,他们远离邪恶而且从行善中获得功德”。

 

他常行忍耐,他备受敬重,拥有声望和力量,虽然如此他还是原谅他人的错误,当别人进步而且得到荣耀时,他会感到快乐,而且他有很纯正的意图。即使得到荣誉和荣耀时,他仍对他人有爱心而且善待别人。虽然他是博学和才智的,他仍尊敬其它博学的人,而且以努力吸取他们的美德为自己的职志。他仪容秀美,但不会耽溺于感官欲乐。他常行忍耐,谦虚和谨慎。这样的人不仅知足而且怀有其它美德。他对妻子感到满意,年长的女性他看作母亲,年幼的看作姐妹和女儿。他靠自己劳力所赚得收入来生活。他享受简单食物如同一顿豪华餐宴,他喝水如同甘露。他不羡慕其它人生活的享受。奥玛开严(Omsr Khayam)说:“在这世上,拥有半片面包和有坐的地方的人,不是任何人的奴隶或主人。告诉他,应感快乐,因为他在世上已得到丰足。”

 

一个人如果贫穷,仍经常积功累德,而且上帝赋予他知足,此人是真正的富有。一个不懂得知足的有钱人,是乞丐,而且非常贫穷。因为纵使他得到这世界上所有好东西,他的饥求还是不能被满足,若是不懂得知足,任何人都无法满足。

 

“穿戴上知足的耳环和谦恭的外衣吧。”

 

这是必要的,所以当一个人在尝试努力时,不会变得忘恩或归咎上帝;当他的所得少于他所预期或为一个失败者时,他也不会渐渐畏缩不前或放弃努力承认挫败;一个人应该从他的善行中得到满足;一个人应该很有耐性,善尽职责;他应用忍耐之盾挡开贪心和贪婪的袭击。如此,此滴灵魂最后终究汇入上帝的海洋,因而变得神圣,不会像小河一样干涸。

 

法烈教主(Sheikh Farid〔注8〕)说:“知足自然地使一个人成为真正的神的子民,而且他与神结合而渐变为海洋。”

所有欲望消失在得到“知足的财富”时。当一个人没有欲望时,焦虑就会消失,而且心灵变得平静。那些没有欲求的人,是真正的君王。

 

第六节 概要

 

在摩诃婆罗多〔注9〕中,毕尚(Bhisham)向乐迪士陀(Yudishtra)描述那些圣哲的特征(亲近他们,我们便不惧怕生命和死亡,而且获得救赎):“他们是素食主义者;他们不爱也不恨任何人;他们钟爱美德的生活;他们的感官已经得到克制;他们认为欢乐与悲哀相等;他们真诚而且仁慈;他们虽具乐善好施的襟怀,但不会接受别人的施赐;他们款待宾客;他们使每人都得到舒适;他们帮助每一个人;他们胸怀勇气;他们尊行真理之道;他们是每个人的朋友,而且在急难时会牺牲一切;他们坚定的信守真理。

 

“他们的操守和行仪完全符合他们宗教的教义;他们不会以言语污秽先知和圣人;他们对任何都不会构成威胁,也不会令别人惧怕;他们坚定地过着高贵的生活,而且对于万物怀有非暴力(没有仇恨)的感情;他们免于欲望、忿怒、情感的缚绑和我执;他们善尽职责;他们为信仰而信仰,而非为了沽名钓誉或获得财富;他们的天性倾向于宗教信仰,就好象他们每天沐浴、吃饭和满足肉体其它的需要,所以宗教也是他们每天生活的主要部分。

 

“他们心胸没有恐惧,悲哀或愤怒;他们真诚而且诚实;他们不会因得到而喜,也不会因失而悲;他们性气平和,无论面对任何状况,都能镇定平静;二元性诸如得与失,悲与喜,爱与恨,生与死,都无法扰乱他们的心灵;他们的决心坚稳,他们达到一个崇高的境界,他们有很大的决心履行真理之道。”

 

附注

〔注1〕此处“相异”(otherness)与“一体”(oneness) 相对。“一体”的观念可参考庄子内篇--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注2〕意指与上帝分离,不能合一。

〔注3〕禅观上帝之足,是印度宗教用语。

〔注4〕untouchable是印度人民的一个“贱民”阶级。

〔注5〕此用辞是用提炼或搅拌牛乳作比喻。搅拌牛乳可行吉士。搅拌开水,是徒劳无功的。

〔注6〕Maya,即illusion,幻象的意思。

〔注7〕Truthfulness一个字可译真诚,诚实。在原文中又与truth真理互用。

〔注8〕Skeidh,是回教的宗教领袖,教主的尊称。是人名。

〔注9〕印度古代二大故事诗之一。

 

[完]

圣者的哲學 -- (又名圣道)


PHILOSOPHY OF THE MASTERS (SANT MAT)


(精簡本)

第二冊
悟明自我

(SELF UNDERSTANDING)
原著人:莎溫‧盛



「圣者的哲學」又名「圣道」,為印度「貝雅期」的圣者上師,莎溫‧盛所著。於一九O三至一九四八年間,莎溫‧盛上師在印度的「德拉」弘揚圣道。著者是一個偉大的圣者。書中所述是基於作者本人的內在經驗。
原著以印度「龐遮」文Punjabi寫成。原文篇幅相當長,是關于「圣道」的基本知識的一套完整的百科全書。此書被譯為英文,并於一九一八年出版面世。美國的Johm

ll.leeming

Jr先生將英文的原著精簡。此精簡本中含有四冊。此書是leeming先生的精簡本中第三冊的中文翻譯。此中文版我們稱它為第二冊。再者,我們將原書中此冊的第一章移於書末,變成第五章。注解為譯者所加入。
此書是關于弟子如何「澄靜心智」和「悟明自我」的方法。書中所述之法与所有其他的完美的圣者們的教訓相符無异,是同出一轍的。正如中國大儒陸象山(九淵)所言:「東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第1章 禪修

一天有二十四小時。圣者們教導:我們若欲有靈修上的進步,每天必須奉獻二個半小時來修習禪觀。這只占我們整天時間的十分之一。此段時間中我們應從世俗事務中引退,而奉獻於契証真主。
上師們傳授的禪觀方法,在實踐上能有益意念的專注于內。這段時光中如是修習,才是我們人生的真義。
當我們拜訪長輩或上司時,尚且心存尊敬及盡量心無旁貸。但當我們專注于坐禪以憶念上帝時,有多少游綠妄念──甚至不洁淨的念頭一一在意念中出現呢?我們如此對待上帝是多么的不正當啊?我們如何才能避免這种情形發生呢?

自無始以來,人們都是向外追求的;以感官跟外界接触。其中舌、眼睛和耳朵是注意力受外界吸引的三個主要的感官。
我們用舌來跟世人講話和溝通。我們用舌來重复我們對世間事物的思想和意見。從此途經世間的印象進入我們的心意識(mind)和知性(intellect)里。
我們用眼睛觀看,世上各种事物的形象便進入腦海。我們用耳朵來聆听世間的聲音。若我們不斷的聆听著這些聲音,便會与之合而為一。[注1]

我們腦海的印象百分之八十三是經由眼睛傳入,百分之十四經耳朵傳入,剩下來的百分之三是由於其他感官的感受。當我們的注意力不向外時,外界的印象便不能傳入,這樣回光返視,便能契証真理。這是圣者們時常教悔我們於禪觀(meditation)時要閉上眼睛和耳朵的原因。
當我們要將意識向內流時,會常常受到世俗的思想的紛扰。這是由於長久以來感官持續地傳入各种印象所引致。所以,家務事、公事、商店、各种場所,和我們所熟知的親戚、朋友、敵人等等的形象會從意識中放射出來妨礙心念的定止。它們的排除是靈性提升的第一步。
潛意識中所藏的印象會在我們禪定中浮現,此种印象的排除是靈性提升的第二步。行者(devotec)跨越此二步后,始能真正的回光內向。
舌的言語能力應該用於持名(simran)。眼的視覺能力應該用於觀想上師。耳朵听的能力應用於聆听聲流(soundcurrent)。此三者是絕對必要的,是禪觀的成功之論。以下對此作詳細說明。
經書中對禪定的利益有詳細的說明。當凶災惡難臨途,當別無幫助求援,當被敵人逼切地追尋,當被親友离棄,當所有希望都已幻滅減,當末路窮途,若你仍然怀念上帝,你會安然渡過。神是弱者的力量。他是永恒的。經由上師的夏白德(shabd)我們可以認識神。
一個人可能擁有很多王國;他治理的領土遼闊;他享用奢華;他擁有許多果林亭園;他享有多种特權;他甚至於咨情欲樂;但若他心中不意念神,來生必失人身。
當一個人窮愁缺食;當他身無分文;當他落魄失業;雖然如此,若他心中有神,他將虞匱不乏。
當一個人被操心和焦躁折磨;當疾病纏身為家事煩扰,當被哀傷所打擊;當他游蕩徘徊而無家可歸;即使如此,若他不忘禪觀真主(meditation

of the lord),他會得到內心的安穩与和平。
“……為自己預備永不坏的錢,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就是賊不能近身虫不能蛀的地方。因為你們的財寶在那里、你們心也在那里。”[注2]

若弟子依靠上師傳授的正法修習禪觀,他會內証妙鏡。靈体之流(soul

urrents)本來流散穿梭於身体每一毛孔,會從九個洞中撤回而收集于第十扇門(Tenlh

Cate)[

注3]中。此門位于兩眼的中間。身骨体會麻木而完全失去知覺[注4]。弟子開始看到靈界的境象;他看到星星、太陽和月亮。
弟子經歷這些境界后,便能于定中看到上師的光明体,(rndiant

form)。自此而后,上師的星光身(radianl

form)。便永遠伴隨者弟子,而且引導著弟子的靈魂[注5]升上高層的靈境。最后將他帶回上帝的宮廷。弟子的意念專注于這燦爛的形象,便能令它顯現不滅。
修習禪觀將我們對死亡的恐懼驅除,禪觀的修習將我們從生死輪回中釋放出來。禪觀的修習除去障礙和困難,除去快樂和痛苦。二元(duahty)脫落。意念的塵垢被磨滅。神的名(Cols

name)的光輝因而顯現,弟子便能永侍上師足下。他在主的宮廷贏得榮耀,度過妄想的汪洋,得到永恒的教贖。

第1節 靈樂時間(The Tlme of Ellxlr)
諸多圣典中描述:清早的時間是吉祥的時光。這段時間是屬于神的。夜間的最后三小時被認為是靈樂時間(Time

of Elixir)。
“圣者在夜間保持醒覺。世俗的人于此時追求感官和凡世的欲樂。屬于神的人利用夜間憶念他。二种人都是醒覺的。但利用夜間憶念神的人有福了。”
山士、伊、塔比士(Shams -I-Tabriz)說:
“夜間是親愛的主出現的時光。”于此時貪睡的人自我剝奪了一個大大的恩典。我們應于白天工作,夜間則應用來愛主和奉獻給主。所以整個晚上應該用作与主靈交。整個世界沉沉大睡,但弟子晚間應在上帝足下修禪定。
所有時間都可修習禪定。我們應該利用适合自己的時間。但早上黎明之前和黃昏日落之后特別有益于習禪。此二段時光剛好日夜交替,將日和夜連接起來。靈性之流(spiritual

currents)于此种時間中特別強而有力。在日間我們致力于世間事務。所以剩下來奉獻給主的只有晚上的時間了。
飽食后或胃部漲滿時不宜于禪定的修習。因此時身体的精能(body

cnergies)正在用于消化的程序上。禪定時宜空腹。于清晨時胃是空的,因昨天傍晚的飲食已經完全消化了。
再者,我們白天辛勞,傍晚時自感疲倦。所以必須睡眠來驅除疲勞。因此只有在后半夜才能清醒地習禪。靈樂時間從凌晨三時開始。此時身体跟精神都已回复舒暢平靜,正宜禪定。因此,夜間之后半部能利益習禪。
在晨早的時間中,精神尚未被世間的憂慮所侵扰,因此易于入定。在靈樂時間中,我們心智清明,又未被一天中的煩扰的擴散所襲。于清晨我們非常接近神。于此時由禪習觀所得的定力(coneentrntion)對整天的工作都有影響,因為整天任事都會精神專注的原故。
在前半夜所修習的禪觀像樹木的萌芽。而直后半夜所修習的禪觀則像樹上已熟的果實。于此時,我們得到神的恩典。
約翰.黑藺(John S Iiayland)所著的《基督的生命》有如下的敘述:

“印度晚上的一個小時的光陰,此時比第一線曙光還要早一點點。當星光是那樣的清晰和接近,在霧茫茫的大地上照射著。樹木靜悄悄而友善地環立。剛睡醒的小鳥還未發出聲音來。整個世界好像那么有勁、活潑地傾听、渴望著。于此刻,可見和不可見之間的紗幔是那樣稀薄。永恒之美和真理跟靈魂(soul)的隔間差點儿便消失了。”
世界沉沉大睡,保有神的人仍然清醒,他們在憶念上帝。他們「染上神的愛底顏色」。
“你曾用去成千上万的晚上,以求滿足你的欲望与渴求。但若你為了「愛人」而不寐,還有什么災害能夠降臨你身?難道你不知道,靈性之王(spiritual

kings)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在夜間求得的嗎?

“為了万物的施与者你應保持清醒。不必擔心因為沒有睡眠而精神疲累,因為此時生命之泉(Fountain

of

Life)在流動,由它而來的瓊漿玉液能令你精力恢复和提高你的意識。所以,不要睡眠。每天早上「神的聲音」呼喚你。經由聆听他的聲音,所有憂慮和煩惱都會消失掉。意識中所有的邪惡的印痕也會被清洗掉。夜里切勿睡眠,于此時成千上万的生命在接受(支撐的)生命力。如滿月一樣,至尊的上帝從最高的天界下來賜給他的弟子恩典与慈悲。
“夜間易于獨處。「愛人」在我們靈內,這是多么美的時光啊!「名(nam)」的聲流(Sound

Currents)在四周回響著,在夜靜中更是清晰易聞。若你熱切地渴望与主相會,就應知道黑夜正如「愛人」長長的黑發,散落處處。若你夜間沉睡不醒,應是何等羞愧啊。”
換言之,你應該實行此「道」,由此得以會見你的「愛人」。愛神的晚間禪定不寐,在清晨時刻光其如此。他們持念他的圣名,因而得以排除痛苦、憂慮、焦躁和紛爭。

第二節 坐姿(posture)

坐姿(posture)意指在一段時間內維持身体穩定于某一姿勢。「哈達」瑜伽術(Ilatha

Yoga)描述有极多的坐姿,其中有名的共八十四种。修習這些坐姿饒有益處,因能幫助行者得定,行者亦能除去肉身的病痛和軟弱。
可是,瑜伽行者們雖曾修習此八十四种坐姿,但仍得不到解脫。此類瑜伽的修習并不能令行者排除淫欲和其他惡念。此類修習主要功能在利益色身,但不能

領往「神的証知」(God

-roalizntion)。明顯地,若不能對症下藥:是徒勞無功的。這些坐姿的修習需要長時間的努力,但卻沒有多大益處。所以「圣道」(sant

Mat)并不重視這些修習。
我們首先考慮那种坐姿最易于將靈体之流(soul currenls)帶回「眼中心」(the eye

center)和得到定止;此种坐姿也應該同樣适應于小孩、青壯和老年人。在開始靈修之前我們必須心智清醒,這是很重要的。行者應洗一個澡來驅除困倦与懶惰。若情況不允行者最少應該洗手、腳和臉,然后盤腿而坐。背部要直但不可僵硬或松懈。脊椎(spinal

column)必須要挺直。坐的地方應是硬的平面。行者不應背靠牆或椅子。應注意不要掉進昏沉或睡眠。若果准備做一個長時間的打坐,行者變可以用一個背靠。
無論行者采用何种坐姿以作靈修,此种坐姿切不可造成身体的不安。采用的坐姿應能便利行者忘記身体的存在。圣者們都是采用一個容易而自然的坐姿。他們不認為「哈達」瑜伽的各种坐姿對靈性的提升是必要的。圣者們采用的坐姿能令靈体之流從色身的九個孔中退回到二眉之間──此處是靈体(soul)的總部。
利用這個坐姿我們能獲得很好的靈修成果。雖然,我們的靈体之流,從身体的九孔中流散于世間事物,由此得以收集于眼中心而上升。我們的靈魂(soul)因而得以在第十扇門(達士溫和Dasowandwar)中接触到「名」(nam)或「真理」(truth)。最后我們的靈魂到達「剎朱、汗」(sach

Khand),于此處自我、我執、貪念、欲望和肉欲都离開了,生死苦輪亦已停止。

第三節 每天的持名修習
(Dally Simran)

“舌的言語能力應該用于持名。”
“The power of speach of the tonguc should beutilizedm Simran”
世間上每個人都在忙于思考他的工作,或記憶和思考某种事情:店主在思量店務,農夫挂慮他的田地和收割,服兵役者忠于他的工作,母親憶怀儿女,朋友互相思念,而敵對者互相怀恨。
我們的心智無時不在重复或記憶某种事物。經此程序世間的事物進入我們身体的每一個毛孔、心智和知性中。我們完全染于世俗的顏色。也因此我們的靈魂免不了生死輪回。「我思故我成」[注8]。若我們放棄思憶世事而代以憶念上帝,很容易地,我們便獲得救贖。
每個人都是為了滿足世俗的欲求才憶念上帝,如求子、求財、求婚姻等。每個人都是為了世俗的動机而持名(siman)。即使他的世俗欲求得到滿足,他死后還是不能帶進墳墓。我們連自己的身体尚且不能帶走,還能希翼帶走什么東西呢?
經典告訴我們世間的所有事物都是短暫的,如夢幻泡影,轉瞬即逝。所以除了乞求得到神(本身)之外,乞求得到任何東西都是不智的。當持名的動机是基于外在的目的,我們便是在求神賜与世間的事物,如此反而引致將來的艱苦。只有無私(不為自我)的持名才被神所接受。一個回教的圣者說:「莫令無用的思想污染你的心田,除了神(她本身)外切勿求」。
所以心智上的一种重复必須被另一种重复所取代。世間事物的持念必須被持念上帝所取代。屬于世間的思想必須被觀想上師(Comtemplation

of the

Master)所取代。上師就是神的化身。如此,神的印象以真上師的形象印在我們的潛意識里。以前的思維被世俗之浪所支配;現在意識中憶念主与觀想上師。弟子開始忘記塵世和影幻不實的世事。心智不像以前那么無恒易變了,行者亦得到某一程度的定力。
甚么是「持名」(simran)呢?我們要注意「持名」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正确的了解。「持名」是梵文,此字從字根(smar)中導出。此字根有多种意義:保護、在心意中觀想神的形、憶念某物或某人至于一呼一吸間都在思怀之。使其變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后于其中醒覺并活于其中。
持名就是重視任何名字或神的名字。經由持名,一個特殊的意識之流進入身体。行者于初期需要很大的努力始能修習持名。
每個人于患難時都會想到神。若我們在所有時刻都以愛心想念他,我們便會遠离苦痛。痛苦是犯罪的后果。我們忘記了上帝時便會离開了他。如此我們便陷落于無窮盡的生死輪回之中。
在人生順境時修習持名,能令我們的意志力和心智堅強。當災難來臨時,便能處之坦然。若于順境時不思修習持名,而于逆境時,或生病時,或惹上官非時始為之,我們便不能期望此种修習能產生任何顯著的效果。持名連續不斷時,所有顧慮和焦躁都會消失掉。于此時心念會放棄臾之間的持名。
我們日吃三餐以滋養色身。靈体(the

soul)的食物則是持名和觀想神的形象。我們必須提供此种食糧給靈体。即如我們每天都進食以保養身体,同樣的無論家居或旅游,我們必須提供食物給我們的靈魂。此點是絕對不可疏忽的。持念上帝的名字是世間所有病苦的良藥,這是靈体的靈量。基督說: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說的一切話。”[注9]

一個人若持續不斷的思念上帝,他便會覺醒而進入{超意識}之中。雖然如此,此种境界必須上帝的恩惠和護保方能達致。一個人於剎那間得此境界,便得到永恒的生命。
“陶醉於上帝的記憶中是如此奇妙,得著它的人不欲須臾間离開上帝;像天鵝不能离開水一樣。”
嘉比(Kabir)說:

“應持念主的名如魚之渴望得水。魚失水便死。”
持名的方法有多种,如下:

1、用念珠記數。此分散注意力,因為部分的注意力用於數珠,又部份注意力用於當數珠數到首珠時將全串掉頭,向來路數去。用數珠的方法,我們不能得到完全的。但若在數珠過程中注意力集中的話,行者還是能獲得某程度的利益。否則雖然手指在數珠,心智還是游蕩妄想。嘉比(Kabir)說:

“真正的念珠是心智的念珠。外在的念珠是假的。若搖轉外在的念珠達致与神冥合,則波斯的水(打水容器在輪的頭輪轉)早應[登知上帝]了。”
也有很多人於持名時用手指的指尖代替念珠。嘉比(Kabir)說:

“你若用心智的念珠持名,你會跟上師冥合。若心智不得靜止,徒然手指又有何用呢?你的手在手指,但思念游走。這是廢然無功的」”
手指在忙於轉動念珠時,靈体之流又如何能收集於內呢?當靈流集中,手指便不能轉動念珠了。當靈流還沒有從身体退回到靈体的總部,我們是不能獲得任何利益的。所以我們用心智的念珠,而毋須用木做的念珠。
2、有些人用舌來重复禱告。若注意力在重复上,這种修法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可是,如數念珠一樣,當舌的复誦成為習慣時,心智便不自主地游蕩了。
3、有些人用喉來重复。當注意力被适當地使用時,這是有益的。否則,如前述的二個修法一樣,心智會漫無目的地游蕩。
4、有些人用心來覆念。此修法的弊端亦如上述。舌的覆誦比用念珠优胜。用喉來覆念又比用舌优胜。用心來覆念又比用喉优胜。無論何种修法,當意念專注時,行者都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如此修法,能洁淨行者的心智,令內心得到某程度的平安。但靈体之流并不結集於眼中心(eye

ccnter),所以在靈修上不能遠致多大的利益。
“念珠在手中搖轉,舌頭在口中轉動,心智奔向四面八方,如此修法,不叫作持名”
正因為如此,圣者們從最根本處著眼。他們提倡用靈魂之舌來覆念。此种修法能令心智靜止。圣者們稱此為靈魂的持名(simran

of the soul)。
修此法者,心智不會游蕩。跟前述修法不同,因此法不是覆念持續而心智游走於外。靈魂的持名醒起內在的意識而使行者能听到夏白德(shabd),帶來真正的平安与喜悅。
“若我們重复心智的念珠,內在的意識會被喚醒,內在的光會出現。有些人轉動念珠已經多少年了,但他們的靈性不是沒有改變。所以放棄用手來數念珠吧,應該轉動心智的念珠。”
不少人活動手和腳來奔走或處理日常的世事,他們的事情不必太花腦力了。所以於日用常行時,手足雖在工作而心智可用於憶念上帝。若要成功地實行此修法,行者應於任何時刻中都在持名,這包括睡時及醒時,如時鐘的針一樣,永無休止地轉動。
持名時毋須棄置世間俗務。你可以覆行日用常行的責任,而同時注意力集中於持名上。持名應實行於呼吸凹──無論在行、坐、站或進食時──我們應專注地憶念神以至於与他不能分离,即意憶念不游离地持續思念神。但持名也有特定的時刻,這是夜間、半夜和靈藥時間(jime

of elixir)。在此种時間中修習持名是非常有益的。
持名的修習非常寶貴。一個能持續修習持名的人是非常幸運的。但持名的密法我們從真正的上師那里才能學得到。
單是舌頭的重复,而不了解其中意義,或如鸚鵡般不經大腦的覆誦名字,這樣只是賣弄夸耀而已。普通人如是修習持名是得不到任何利益的。
圣者們告訴我們,我們的腦海通常習慣於重复某些名字,若將我們的注意力放在上帝的圣名上,那是多么的美好啊!持名令人獲得喜樂和除去痛苦。修習神的持名,我們會溶入神內。
我們應該重复那些名字呢?又這些名字与神有甚么關系呢?有二類名字是用於持名的:
1、 屬人的或主詞的名2、 字
3、 屬性的或性質的名4、 字
通常來說,人們重复的名字是神的某一個特性。由此重复所得到的利益是有一個上限的,因其不能打開行者內在的視力,所以亦不能讓行者看到內在的靈境。因此,圣者們向我們透露各天界的天主的名字。因此唯有上師所傳授的名字才是我們應該持誦的名字,因為只有這些名字才能帶領我們前面的路。這些名字儲有能量,能便利於將靈能傳給弟子,令其修行進步快速。負面的靈能(the

negative power)在靈境中布置了很多障礙。這些障礙是靈魂在通過星光境(astral

plane)和理境(causal

plane)的靈境時所必須面對的。這些障礙都可以用誦念真上師所傳授的圣名來克服。這些圣名亦能將行者(即弟子)從其他困難和陷阱中拯救出來。持誦真上師所傳授的圣名,對世間和超世間都饒有利益。因此圣典中都強調持誦這些名字。
真上師所傳授的名字帶有他的靈能,此靈能對弟子護持幫助,令他能超死亡和「負面的靈能」。上師的名字是永恒的,持誦它我們得以脫离生死的輪回。所以,上師所賜予我們的任何圣名,都令我們得到最大的利益。

第四節 禪修時的持名

(slmran at medltation)

日間工作時持續不斷地持名,會為行者的禪定作出很好的准備。禪修時的持名是引領我們上高級靈境的階梯,在這些靈境中我們得以和上帝靈交。樂于遵行上師所傳授的持名的人,終究有一天會跟上帝合而為一。因此,所有圣者們都傳揚和教導正當的內在持名方法。
禪修時我們須要用持名的方法將注意力集中於第三眼(the third

eye)的部位。我們專注地持念主的名字以使注意力定於此點。其他方法都不必要。
保持一個方便的坐姿,集中注意力在眼中心,稍微偏右一點點,我們用心意來重复圣名。換言之,我們的注意力應放在二眉中間但稍微偏右。我們應該心意專注於「眼中心」部位而同時持名(simran)和修觀(contenupla----tion)。
於修習持名的初期,行者可以將名字悄悄地輕聲念出。但當持名的修習有進步后,行者應只用心意來覆念名字。但修習持名時必須怀有愛(注10)与信心。
修習持名時,行者必須小心勿在額部或眼部施加任何壓力。初期的修習以短時間為宜,漸漸增至二或三小時。
有些人修習覆念時閉上眼睛,有些人則張開眼睛。前者易於昏沉睡著;后者則易于心意追逐外物。前法遠為优胜,但行者應該克服睡意后才開始修習。再者,修習時間的規律性和定時性(注11),也是非常重要的。
行者感到有睡意時,便應站起來持名約半小時。行者亦可將冷水流在面上以令精神振作。
修習持名切忌躁急。持名應該緩慢,應俱有愛和虔誠的心意,清晰而正确地覆念圣名。急促地持名,心怀討厭或以例行公事的態度持名是徒勞無功的。持名時若感覺怠惰,或心念轉向於感官的欲樂,此時行者應該念出聲音來(約十至十五分鐘),以令心意回歸於正。
覆念時心意應該專注集中。如此修持,行者的手和腳便會變成麻木(注12),而整個人的意識會收集於眼中心。時机成熟時,心中覆念停止,而所之形象會自然顯現。這是持名覆念的終拯效果。
持名的效果与行者的愛和信心成正比。用愛和信心持念上主吧,他的圣名有大能。充滿信心的持名令行者陶醉於喜悅之中,其功效令行者忘記自身和自我,因而醒覺於上主的存在。神的名充滿了多么大的能力和喜悅啊,它在行者心中引起一股快樂之流,平安与靈力,如此行者真真正正的蒙受福佑了。
“持名時,行者對神熱烈渴望的情形,應如戀愛者之於愛人。行時、坐時、醒時或睡覺時,愛人的形象存在於戀愛者的腦海里,無片刻之或忘。”
你若想被神的恩典所充滿,做便應從腦海中排除一切其他的念頭。离棄所有其他的思想,在心中單單擁抱主的名。當你用持名的方法將腦海中的思想除盡后,你便會找到往主的殿堂的路。
這是唯一的方法靈魂得以与主會面,和与他合一。但此境界的達致必須有主的恩典,我們自己的努力是全然無效的。由持續不斷的持名行者醒起「超意識」(super-consciousness)而達致永恒的宁靜与平安。
丹尼信(Tennyson),英國的桂冠詩人,在他的自傳中提供了一個由持名而看見「超意識」的一瞥的例子:
“我由童年時代,當完全獨處時,便常常有的一种清醒的出神(trance)狀態。通常此出神狀態的產生,是由重复我自己的名字二或三次;輕輕地,直至突然間,我強烈的「個人意識」這個個体(individuality)

好像溶化、淡去消失在一個無限的生命(boundless

being)里面。這并非意識的混亂狀態。而是清晰中的最清晰,确實中的最确實,智慧中的最智慧,超乎言語所能形容的。於此處死亡是可笑而且不可能的。「個人」人格的消失后,似乎才是唯一的、真正的生命。我為以上朦朧的描述感到羞愧。但我不是說過,此种境界是完全超乎言語之外的嗎?”
靈魂(soul)屬於上帝的本質(注13)。你得到你所思念的形体,而且必定回歸此形体。「你想故你成」(注14)。若實体(essnse)想到它的源頭,(此源頭即全部意識(allconsciousness),它會溶入此源頭而得到永恒(cternal)和永遠(everlasting)的境界。
有一個回教的圣人很适切地形容持名的偉大:
“靈魂是實体(essense)而上帝是源頭。當它專注於思憶上帝時,它便變成上帝。”(注15)


第五節 修觀

(contemp latlon)

“眼的視力功能應該用於觀想上師的形象”
“The power of the sight of the eyes should be used in contomplating the

form of the Master”
眾所周知,當我們在思考某事物時,其形象便在我們心眼中出現。這是很自然的。每個人思考事物時也同時觀想其形狀。
當我們閉目時,便會看到世間的景象如家人、孩子、爐灶和家宅、財富和擁有物;我們不斷地詳思世間和世俗的事物,結果是我們腦中的每一個細胞都沉溺其中。因此故我們緊緊地被世務所困。我們不知道怎樣觀想上師的形象。我們要觀想的這一位是超乎三界之外的。只要我們還未遇見「她」,我們又能觀想誰呢?

有些人詳思古代圣人的圖像。這樣觀想的只是物質的和沒有生命的物件而已。圖像和偶像都是沒有生命的,它們不能將行者引領上升。只有一個常常到靈境的「她」始能引領我們到靈境去。經由觀想古代圣者的形象我們獲益很少。這些圣人的圖像大都不是真像而只是我們的想像吧了。再者,崇拜一個沒有生命的東西是被禁止的。圣人的圖像或照片無疑地可以提醒我們思念上師,但它們的功效亦僅止於此。只有一個活在世上的上師始能賜恩典給我們。
所以圣典中強調我們必須觀想一個与神是一体的活在世上的上師。如此修習會令人獲得寶貴的利益。上帝從上師身上顯現出來,因為上師就是神的化身。因此觀想上師就是觀想上帝,崇拜她就是真正的服侍主。
於初階,觀想上師的色身象是必須的,往后,弟子便可觀想上師光明体(Radiannt Form

of the

Master),此光明体在靈境中恒伴著弟子。其后此体溶入夏白德中,而夏白德就是它的本体。
閉上眼睛時,你看到的只是黑暗。此种比沒有月亮的夜晚還來得漆黑。當靈体從外在回收心於內時,星星、太陽和月亮便會出現。越過這些后上師的「光明体」便會出現了。上師的出現并不是隱秘的,有閃亮的光從「光明体」放射出來。靈魂無可抗拒地被吸引住。事實上,這情景是很難描述的。
當我們內觀,可以見到上師的光明体時,(於此時)_我們的定力已經能夠保持一個穩定的坐姿,也開始听到內音了。這樣,「聲音之流」(Sound

Current)流動著而行者耽於「音流」的樂受中。此時心意識會熱烈地沉醉於夏白德中。(注16)

上師的光明体住於每個真正的弟子之內。當靈魂從外收集而入內,渡過星星、太陽和月亮后,它便看到他的光明体。太陽和月亮的光都是來自他的光明体。能入內的人都可看到他這個美妙的形体。
听到對上師的美麗的人身的描述時,我們已經感覺到他是多么美妙。但如果在內觀中看到他的顯現,我們會發現他還要美麗一千倍。夏菲士(llafiz)對上帝說:「啊!我心愛的。我听過很多故事描述你的美麗。現在我在內里看到你了,我看到你比這些故事還要美一千倍啊」。
當光明体在內出現,弟子的注意力應該專注於此,專注的程度是他整個的溶入於此体,而再也不能區分是弟子他自己還是上師。
“我已變成他,而他變成我。我是身体而你成為我的靈魂、我的生命。無人能說他和我是分開的個体”。
根据圣典中有關靈魂的描述,當觀想法(Contempla-tlon)完全成就時,弟子、觀法和神都溶合為一。被崇拜的与崇拜者成為一体。就像蝶蛹的變成蝴蝶而失去蝶蛹的身份。這樣的境界被名為溶入上師(merge

in the

Master)。但上師本身早已溶入上帝,結果是弟子亦溶入上帝。你的思念常在何物,你便成為此物。
我們不借助梯子便不能爬上城牆。同樣的,我們不觀想上師便不能達到上帝。禪定的修持將我們從物質世界帶領到星光(Asrral)世界,從星光到理的(Causal)世界,然后超越理的世界而到達神。
上師的光明体只會在一個純洁而且誠實的心中出現。他的光明体不能住在一個不純洁的心理面。夏菲士說:

“這樣的「內觀」是上師的恩賜,要有上帝的旨意才能獲致。世間的學問和思考不能令我們証知上帝;后果是靈魂不斷地被此世間所縛。
优波尼沙(Upanishads)(注17)里面說:“心念的純正和清洁是觀想(contemplation)和禪修(meditation)必要的先決條件。”行者內在和外在都必須純洁。
由持名和觀想的修持,弟子開始自動地憶念上帝(注18),也因此堪能看到內在的靈境。戀愛著上師的形体的人与上師盤結在一起,他忘掉了他的身体和世間的一切。
上師是永离生死的。一個意念專注于上師的形体的人──一個只愛上師,不愛他物的人──誰能令此人回轉于紅塵呢?

觀想上師的形体有很奇妙的福報。思念上師形体的人會得到世間和超世間的榮耀与光榮。他們所有的欲望都得到滿足。落入上師,他們成就了「証知上帝」。

第六節 巴贊

(Bhajan)

“耳朵听的能力應該用于聆听音流”
“The power of hearing---of the ears should be spent in listening to the

Sound Current “
前二個靈修的方法(即持名和觀想)修成后,此二法便引至第三個靈修方法,名叫巴贊。
修「持名」法圓成時,行者便能達致「觀想」。當「觀想」圓滿時,「聲音」便自動被醒起。圣者們稱此修法為「巴贊」。
巴贊意指聆听內在的「聲流」。圣者們亦稱此法為「夏白德」瑜伽(Shabd

Yoga)。此法的修習是靈魂或「靈魂的注意力」的修習。此「圣樂」是要經過「寫勒」(即靈魂或靈体)才能听到。此修法喚起無始以來久睡的靈魂而帶給行者悅樂。
夏白德是通往「神的証知」(God-Realization)的金剛大道。經由此道弟子到達主的殿廷,此殿廷即剎朱、汗(Sach

Khand)。于此處行者便不會有任何障礙。他持續地聆听「夏白德」而常沉醉于其中。「負面的靈力」(the

Megative power)和「幻象」(注19)都遠离「夏白德」而不敢經過此弟子的路。
「夏白德」真正是主的音樂,圣典中大大的強調聆听它。此法是歌頌主的榮耀的方法。它是不用彈的「樂章」。夏白德是「一」,而它示現于万物之中。它支持著整個宇宙。
心智(mind)是無法被控制的,便算你嘗試上百万种普通的修持法門。過去的瑜伽士用盡他們的方法都失敗了。知識分子從哲理的討論和嚴格的評論中沒有得到什么。隱士們的各种苦行都是徒勞無功。學者們用盡他們的知識,但只靠知性和聰穎,他們不能摧伏「心智」。聆听「音流」是唯一可控制心智的不貳法門。此外別無他法。
真正的智慧是由修習「持名」和「巴贊」而得。圣樂永不休止地奏鳴。行者經由聆听它而開始愛主。如是修習才是真正的崇拜主。但要有上帝的旨意,我們始會在心中接納它。
「夏白德」的寶藏不能從閱讀圣典中獲得。書中只有「夏白德」的描述。我們可以讀或听所有的圣典,但這并不等于上帝的名字底甜美的音樂。在「靈魂」還未接触到內在的「聲音」時,它是無法知道「實相」(Real-ity)的。正如鳥儿模仿別人的歌唱,但不知歌曲的意義。
「內在的樂曲」不停息地回向著。此「樂」是永恒的。雖然,日夜不斷地,它在(每個人)內鈴響著,我們還是依舊貧窮。我們得不到這個寶藏。它潛埋、隱藏在我們里面,但直至我們离開人世時還不醒覺它的存在。我們永不在意于發掘此寶藏。只有當我們遇到一位上師,听從他的批示修持后才能知道它,而解開物質和靈識的結。
要成功地修習巴贊,行者必須是一個完美上師的弟子。「聲音」只在上師的崇敬者(即弟子)內顯現出來。當持名和觀想修習圓成后它才會出現。當弟子溶入「夏白德」,他便証入不能描述的真理。
我們怎樣才能得到這「聲音」呢?上帝是我們真主。在他的殿廷中,「圣樂」回響著。當弟子將他游蕩的心靜定下來,加上得到上師的幫助得以接近達士溫和(Daswan

Dwar即第十扇門),于此處他得欽「生命之甘露」(elixer of

life)。于此處上師降下「神祺」而「聲音之流」樂鳴著。夏白德於是在行者身中示現。聆听它行者得以摧伏心意識,而身体的廟堂亦被升華。
當心智聆听「夏白德」時,其悅樂令行者入神。一個將自己的意識跟「夏白德」連結一起的人已經越卡爾(注20)的控制范圍,因此他終止了無始以來的生死苦輪。神的名住于心中,他跟神調合。而靈魂溶入主內。
“我們在心中觀想上師,在舌上有他的圣名,在眼里存著他的形象,在耳內鳴著圣曲。我們完完全全地整個人沉醉在記憶他之中。我們的心念和理性──它們的整個結构──完完全全的染在永恒地憶念他之中。此人在神的殿廷贏得榮耀和光榮,而實現了(人身的)人生的偉大使命。”
附注:
「注1」讀者可以比較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觀世音菩薩所述耳根圓通,「反開開自性」的法門中「合流亡所」的境界。
「注2」新約圣經,路加福音第十二章三十三節。
「注3」The Tenth

Gate即第十扇門,亦名達士溫和(Daswandwar),其他九道門為眼睛、耳朵、鼻孔各兩、嘴一個,和腹部下兩孔。
「注4」讀者可比較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卷九所述。
「注5」靈魂即英文soul字。Soul字我們有時譯為靈体,有時譯為靈魂。在此譯本中,「靈体」跟「靈魂」互用,并無分別。
「注6」讀者可比較永嘉大師証道歌中的「比來塵境未曾磨」。
「注7」原文是“dyed in the hues ofllis (gods )love”
「注8」原文作“As we think so we become”
「注9」新約圣經,馬太福音第四章第四節。
「注10」指對神的愛。
「注11」即每天修習要准時而且不要間斷。
「注12」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中有類敘述:「….又以此心圓入虛融,四肢忽然間同於草木」。
「注13」原文作:“Soul is of the essense of the Lord ”
「注14」原文是:“As ye thind so ye decome ”
「注15」於此外讀者可以比較佛教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注16」譯者按:讀者可以比較禪坐者耽於禪悅。
「注17」优波尼沙是吠陀經之一部,論人与宇宙之關系。
「注18」如華教淨土宗的行者,也有「不念自念」的境界。
「注19」幻象,原文是Maya即幻象(illusion)、幻相的意思。
「注20」卡爾(Kal),是圣道(Sant Mat )用辭,意指魔王,在圣道中卡爾亦三界主。



第二章 死亡(Death)与活時修習死亡法

(Death And Dying While Living)

每個人終有一天要死亡的。無論人或犬貴或貧窮,強健抑嬴病,沒有能逃避死亡的。一切都要經過死亡的門。靈魂使用物質的身体后必須离開它。“你原本是塵土,必須回歸於塵土”。每個人都知道他必有一天离開這個世界,只是他不能預知死亡的時刻。
我們因別人的死亡而感到悲慟。但事實上我們應該關心自己的死期,對死后的生命作出准備。
我們死后要經過怎樣的國度呢?我們要應付怎么樣的人呢?這些問題必須仔細思考。圣典中有時會談到這個問題,但我們不會去注意它,我們認為這些都是神話或童話,或者是一种勸善戒惡的一种手法罷了。事實上我們必須經過死亡之門,沒有任何人能夠例外的。圣保羅(ST

PAUL)說:「死亡是我們必須克服的最后一個敵人」。對此我們不應視而不見。
日常的經驗是當我們要到外國時,我們會作出种种准備并攜帶充足的金錢。我們安排旅行工具,如汽車、飛机或輪船等。我們會寫一封信給住在這個國家的朋友,并會确定住在那里。我們對這些世俗的事情是那么小心。除非安排的相當充分,否則我們不會遠游。但是對於死后的旅程,它象達磨可斯(Damocles)的劍那樣懸于我們的頭上,而我們將必須在某一時期踏上此旅程的,我們卻漠不關心。我們是否有為這個旅程安排好食物(此食物即夏白德Shabd)呢?我們是否已找到一位有此旅程的親身經歷和体驗的導師或上師來陪伴我們呢?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將會居留在什么地方呢?
我們對世事很是聰明,常常會作出妥善的安排,以便成功地執行,但對于無常而可能即將降臨的死亡──無論我,我們是在童年、少年或老年──我們對此命運卻全然無知。

第一節 死時和死后的情形

(What Heappens at the Tlme of Death and After)

人們為了解開這個迷而不遺余力。理性的探討失敗了。對揭開這個秘密來說,有學問的人跟文盲同樣地感到無助。原因是沒有人從死后歸來告訴我們死后的情形。這個念頭一次又一次在我們腦海中出現。若果有人曾到死亡后的境界,然后回來講述他的親身經驗,那是多么令人滿意啊!我們只能猜測,但都徒勞無益。望遠鏡不能看到死后的境界,太空科技亦不能接触到這些境界。這些儀器和机器只能讓我們對物質的世界多一點了解。至于高級的靈鏡它們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
只有上師(MASTER)才能知道關于死亡的一切。在死亡時,家人和儿女,財富、家庭和肉身离開我們,只有完美的上師伴著弟子。因此他是我們唯一的真正的至交好友。
完美的上師是在星光境(ASTRAL)、理境(CAUSAL)和更高級的純靈境界的向導。所以圣典中強力地強調我們很需要這樣的上師,及必須不斷地在腦中時時緊念他。
死亡是毋須懼怕的。死亡只是一個名詞,代表著靈魂离開身体的現象。拋棄身体后,靈魂升上是星光境、理境或更高的靈鏡。這現象只不過是靈魂從粗糙的感官中抽出和進入細致密微的境界。這只不過是放棄現在使用的衣服,即肉身。這并不是滅絕。我們死后還有生命,只是我們不能看到罷了。
圣者們已經解決了死亡的秘密。他們每天都离開肉身而游於星光境和理境。親近他們便可以學到戰胜死亡的方法。
圣者們曾經詳盡地處理這個課題。他們描述經過死亡之門及戰胜死亡的方法。采用此法崇敬者(devotee)亦能經過死亡之門而處於死亡以外的靈鏡。他自主地离開和回到他的肉身,此時他的意識是完全清醒的,而他亦能清楚地記憶見到的境象。
只有那些死亡前曾越過高級境域的人始能了解[於活時死去](die while

living)的意思。單靠知解是不能明白這個現象的。
柏德士(plutarch)描述臨死時的情形,如下:
“臨死時靈魂經驗到的印象和經過的程序与已被印啟入(initiate)[偉大的秘密]者的經驗相同。
依真上師的教導而修的人每天死一次──在他還活著的時候。他們隨意的進入上面的靈境,和回到肉身。
圣者們的教訓中的一個利益,是令弟子以快樂的心境度過死亡之門,因而戰胜死亡。這是所有被上師的恩典所福佑的弟子的切身經驗。這并非空談或一些經典中的預言。一個圣人之道的追隨者是不會懼怕死亡的。一個人若學習在活時死去(dying

while

living)的藝術,他便停息了生死之輪。他對死亡一點恐懼都沒有,因為他每天都經過死亡之門。所以圣者們頌揚在活時便經歷死亡,和教導我們修習的方法。死亡是甜美的,若果行者(devotee)能於活是死去。
這個身体是一個深不可測的靈的海洋。只有在活時便死的人才能由此海洋中獲得「超意識」的珍珠。這樣的人即使他進入他身体的海洋只一次,便可尋回「超意識」的寶藏。否則,此寶藏是淹沒不顯的。
行者深深潛入此海洋和升上天空,高級靈境便成為他的居室,他亦會証知主的寶石。當我們仍然渴望(此世間的)生命,我們便不能得到這顆寶石。一個罕有的弟子得到主的恩典,得以活時便能死亡,而得到這顆寶石。若你想証知上帝,你必須於活時便能死去,因為你不死去,便不能達到他。當你仍然擁抱世俗的欲望,你便得不到「神的証知」。
一個在活時死亡的人得到永生。一個等視生死的人亦已經脫离死亡。這种在活時死亡是跟埋藏和焚化無關的。這是上師賜給他的弟子們的永恒的生命的一种境界或狀況。
靈修的首要的要素就是活時死亡,因為這樣死亡后靈魂才能真真正正的活著。在部份世上的人都不知道這個真法。因為它們害怕生時便死去。
在我們還沒有超越死亡的領域之前,換言之,在我們還沒有生於深致的高級靈境之前,我們是不能了知真正的生命的。
基督說:

“……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上帝的國”。「注1」
但是這樣的死,即在活時死亡,必須要上師的恩典始能得致此外無他法。戀愛著主的人,由于生時死亡,長飲快樂和喜悅的酒。這是蒙受上師本人賜予「酒」的人的一個特權。
成就「活時死去」(dying while

living)并非易事。此方法由上師的恩典始能得到。一個已經摧伏心意識,停止了欲望与渴求,和已經摧滅我執的人始能於活時死去。這并非像看來那么簡單的。實行起來并不像談論它那么容易。一個成就「活時死去」的人必須放棄所有世間的欲望。若欲望還在侵扰著身体時,靈魂便不能离開它。行者必須舍离身体和心智始能於「活時死亡」。於修習時當靈魂第一次离開這個泥造的壺(即身体)時,它必會經過「死亡之門」。放棄這個世界和屬世的欲望,完完全全的對全助的上師降服吧,讓你的靈魂升到高級靈境去。你必不會經歷障礙。
這個在活時死亡究竟是什么呢?靈魂在身体的總部是眼中心,於此處它的能力之流(enegyeurrents)散播於整個身体。修習活時死去時不必停止呼吸。只要簡單地用持名的方法將你的整個注意力收集到眼中心,這樣會令感官得不到原動力,身体便會像尸体一樣。換言之,粗糙的感官的功能應該停止,而微細的功能得以醒起,靈魂因而得以上升至深致的境界和看到此等境界的榮耀。
修習持名令身体所有的活動能量集中於眼中心;由觀想(contemplation)注意力得以專注於此;由聲流我們升上高級的靈境。當意識离身時,這便被稱為活時死亡(dying

while

living);此時行者离開身体的情形跟死亡時靈魂离開身体的情形是一樣的。只有一點不同──行者跟他的肉身的聯系并沒有完全被折斷。其中有一條銀線,耶穌教的圣經中有提到此銀線(silvereord)(傳道書12:6)「注2」藉著此銀線我們可以自主地离開和返回身体,而同時保持著跟身体的連接。這樣他便能在活時看到死亡后的情形。他在星光境(astral)、理境(causl)和更高的靈境旅行,而變得完全熟識這些境界。他能夠跟這些境界中的居民會面和談話。
安格上師對活時死亡的情形有很适當的描述。他說:

“你要不用眼睛而能看,你要不用耳朵而能听,你要不用腳而能走。你要不用手和舌而能工作和說話。甚至於活時你必須死去。只有如此你才能听到神道(word)和見到你的愛人。”
成就活時死亡是由于得到上師的恩典,常常听上師的講道(satsang),和修習圣名的成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渡過生命的海洋,完成人生的使命,而在神的宮廷得到贊美。只有弟子或敬

虔者才會為永恒的悅樂而努力。換言之,他修習引致此悅樂的夏白德。這樣的人了悟生死,和等視生死。這樣的人是主的眷寵。
嘉比爾(Kabir)對此表達得很是适當:
“性靈是一顆很高的樹。它的果實挂在天空,能夠得到此果實的鳥儿是很罕見的。”
只有在活時死去的人始能品嘗此种果實。所以,只要在有生之年靈体還未完完全全离開身体,生死之輪便不會終止。
靈境是你靈魂的居室。一個人若是死亡,他的靈魂了就不必要回到這個世界了。
活時死亡的境界即是將意識和物質分開的境界。這是一個很高超的境界。這樣的人悟明自我(注3)及其心意識,并且明白生命的奧秘。這樣的境界只有經由上師而得到主的恩典的人始能成就。
“整個世界的人在死亡之后還是不斷地死亡,因為沒有人經過真正的「死亡」。我所經歷的一個死亡令我永遠不再會死。只要你在活時還不知道如何死亡,你就不會在生死之輪中得到自由。”
附注:
〔注1〕 新約圣經,〔注2〕 約翰福音第三

〔注3〕 新約圣經傳道書第12章5

:他永遠的家,〔注4〕 隸喪的在街……塵土仍歸於地,〔注5〕 靈仍

〔注6〕 原文「〔注7〕 knows himself」〔注8〕 拉哲學中的「〔注9〕 know thyse

」〔注10〕 行人亦常提到「〔注11〕 明了事等。



第三章 愛的階等

(The Stages of Love)

我們觀察到,在正常情況下,當我們听說某些東西是很好的,心中便會產生得到它的欲望。當我們与某人結伴,我們便跟他有所連緊,我們心中樂於与他在一起和常常見到他。一种跟這個人相連的感覺便產生了,而這個感覺發展成為一股愛之流。
愛好像生命的花園里面的「芳香之泉」。當跟我們的伴侶的連結變得強烈時,我們對他的挂念(attaehment)就變成愛;而心智(mind)的狀態是我們不愿意分离。就算理智上強制不令見到這個人,但心智(mind)上已經無法抗拒地被吸引住。此時心智(mind)統治理性(intellectl),而當這种感覺逐漸增強,就變得強壯到便算离開我們的伴侶,雖然只是片刻,也會令我們不安,而心智是不斷地被他吸引住而渴望跟他在一起。可是理性對心智仍然有些微的控制,此控制漸漸減弱而此感覺會變成強烈的愛。在此狀況,戀愛者開始忘記自己。他已無心關注自己的身体和心意。愛人跟他在一起時,他便感覺快樂,否則,他便如行尸走肉。他變得對所有人,包括他的親戚和朋友都漠不關心,而理性(intellectl)對他的控制已完全消失了。戀愛者飲了從愛人底美眸而來的酒因而醉倒。他對朋友和親戚的意見毫不在乎。他的理性和心智已經完全失去分辨的能力。
愛的感覺普遍地存著。獸類、鳥類、昆虫類,而甚至植物和花朵都充滿著愛。愛的火花令(一個被它吸引的)人沉醉。整個宇宙歌頌贊美它。沒有一個心靈是完全沒有愛的,所有生於世上的多少賦有上點點的愛。我們都靠它而存活,但那些行止不正的人有時會被它弱 。
愛是靈魂的一個性質,而且是我們天性所本有的,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好地運用。這個「一切快樂的海洋」在我們之內,而我們毋須花費一分錢便能得到它。只要靈魂离開世間的污穢和挂礙。真愛便會自然出現。
愛在每一個人之內以原始的形式存在。神是愛而靈魂(soul)是神的一部份;所以靈魂也是愛。但因為靈魂被心意識(mind)的覆蓋物所掩埋著,愛也因此亦被掩埋著,我們必須移走這些覆蓋物。
我們求得各种學識必須遵循一些規律和原則。同樣的,我們必須遵守某些紀律和法規,始能獲得允許進入愛的學校。這些原則是必須嚴格遵守的。一個戀愛者必須放棄所有屬世間的念頭,放棄世間和超世間的誘人的事物,他必須全時間全神貫注於觀想他的「愛人」(beloved)。
“當我內視時,我在內找到人類世代以來在世界上每一個角落所追求的東西。我們到處尋找了多少年代了,但只有在我們心中才能找到它。所以你不應在外尋找你失去的愛人。你只有在你內心深處始能找到他。

第一節 愛的四個必要條件
(Four Thlngs Are Necessary In Love)
1、腦海中除了愛人之外不應有其他意念。
 2、付出和回報或交易的態度不應存在

3、所有恐懼都應排除。
4、戀愛者不應對任何人有敵意或憎恨。
這樣的人永遠不會忘,他們的「愛人」beioved(真上師sat

guru)永遠都在他們身旁。
一個依据儀式的人,他的禱告是根据指定的姿勢,但戀愛者的禱告一定是在忘我的狀態(即是超越凡体的我或我執的狀態)。〔注1〕一個依据儀式的人會在祈禱前洗淨手和臉;但戀愛者欲洗淨他屬世間的手。換言之,只要你還未摒除屬世間的念頭,你就不能思憶他。
布拉、薩(bulleh shah)用如下美麗的句子來表達同樣的思想:
“宗教傳統是我們的奶媽;儀式和禮儀是母親;但若我們希望得到真正的成就,只有靈修(即禪修的內修法)始可達致,只有如此我們才能証知真理。”
沒有愛所有苦行和修習都是無意義的。知識和觀想本身并不能引致成功。這類型的修習只是用來灌輸愛的情操。若沒有愛,所有禪修都是枯燥無用的。
所有意念和欲望都應從心意識中滌除,而此心意識便變成一個磨光亮的鏡子。只要我們心中還怀抱著貪念和欲望,愛的臉便不會顯現。只是經由愛,圣者們便得以(意識清醒地)跟主合一。換言之,如果還有一點自我意識 ,便不是真愛。
愛只知道如何付出。行者必須棄所有欲望和离開所有權利和名望,他必須成為某人的奴隸。這樣就是愛。得到真的生命就是整個人消失在愛中。行者必須在[愛人]中醒過來,而整個地溶入神內。這就是愛。這是犧牲的工作。見到[愛人]是非常困難的,因為行者必須用他自己的頭顱來買這個道。
“若果你希望知道[愛],去圣人那里請教吧。如果你想知道你的心怎樣失去控制,請教一位失去了心的人吧。”
愛首先在[愛人](Beloved)的心中產生。如果沒有光,飛蛾是永不會扑過去的。愛在行者心中產生,是因為有神的恩典而得到大大的幸運,然后他始能親近圣者。南達士上師(Guru

ram

das)說:“關于那些擁有愛的財富的人,你們應該了解這是他的恩典所賜予的恩寵,這個實寶藏經由上師才能獲得到。侍奉他是非常艱苦的;但這也是得到所有快樂的方法。這愛只賜給那些上帝親自施以恩惠的人”。
正如電力潛伏在電池內,當用電路連起來時便能照明一個很大的空間,同樣地經由神或上師的恩典,愛的火花在求道者心中生起,而愛的力量便變得明顯。
最必可要的是用持名和觀想的修持來喚醒我們對神的愛。我們重复這五個圣名(the

live lloly

names)時,我們對神的吸引力和愛便會增加。當戀愛者思憶他而變得完全的全神貫注于思念他時,神便賜予圣恩將弟子的注意力轉為虔敬。
靈修的第三扑分是聯听夏白德(SHABD)、[名](Nam)或聲流(Sound

Current)。神就是[夏白德],而神亦是[愛]。所以,[夏白德]就是[愛],當靈魂接触到[夏白德]時,[愛]便從內流出。
這是求道者為了接近神(Beloved)所必須走的路。但有時行者偶然凝視真上師的眼睛,愛之流更不可抗拒的進入行者心中。只要上師看行者一眼,便足以令行者升起強烈的愛;而不用經過交往,親近和情感上的吸引等各种階段。
愛的路象劍刃那么鋒利和狹窄,只夠空間讓一個人走。于此處上帝(God)和崇敬者(devotee)必須合而為一,而弟子(devotee)一點點的搖擺或疏忽都會引致他的失敗。所以,只有意志力堅強的人,得到神和上師的支持,而且全時間降服于[愛人]的膝下,始能跟隨這個道。這么幸運的弟子每一步都被帶領著而不會跌到。
愛是所有[証知真主]的修行方法中最有利和最有效率的。參瑪士.他比士(Shamas

Tabrizaaa) 說:

“若果道路是漫長的話,你應該乘上愛的翅膀來飛行。當你展開愛的翅膀時,你便不逐級而上了。
“你應該騎上愛的駿馬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因為這頭駿馬是很敏捷的。這道路雖然有所起伏,但它會立即將你帶到目的地”
附注:
[注1]庄子也提倡[坐忘]


第四章  戀愛者
(Alover)

一個普通的崇拜者(worshiper)的境況优於一個沉溺世務的人。前者曾經習禪;為了避免掉進地獄之火而能升上天堂,他們做了很多善事,而且戒除惡行。可是一個隱士(hermit)又优於一個崇拜者。因為隱士力求避免所有惡行,而單只希求与神冥合。這樣的人為求天堂,已經犧牲了這個世界,他不斷地崇拜上帝。但戀愛者的境況又比隱士為 。戀愛者已登上了愛神的階梯,在對神之愛里,他已經忘記了這個世界及未來的世界(即來生)。他不懼怕地獄也不冀求天堂,他只想走「愛人」(beloved)帶他走的道路。
這個世界真是一個牢獄啊。這個世界之后的世界(即來生),是我們欲望得到滿足的地方。一個戀愛者一點都不在乎能得到這二個世界。
一個戀愛者以身作則,顯示愛神的正确方法不在於遵守外在的(宗教)形式。不同宗教徒的教之間的爭吵和爭論,是因為胸怀狹窄和不能寬容。那些局限於只愛自己的家鄉和國家的人。也是同樣地胸襟不廣。但一個於日常生活中允執愛的理想過於一切的人,才是真正跟隨主的訓誡。他是被主所愛護的。
一個人若實習苦行或(宗教)儀禮而不培養對主和主的孩子的愛,這樣他便像一朵沒有芬香的花,沒有水的井,沒有油的燈,或像看不見眼睛。這樣的人,便算他們偶然也有一點靈性的光,但他們還是喜歡將關愛捆綁於世俗之中,而且他們的關愛會從一件事快速地移轉到別的事去。
一個不尊隨「愛」之道的人不會在「主的宮廷」中得到榮耀。這樣的人被困於世間的痛苦之中,与他有接触的人也是痛苦的。
“一個心中沒有愛的人應該被視為一具只會走路的雕像。他像鐵匠的抽風机,會呼吸空气但沒有生命。”
沒有對上師的虔敬我們不能贏得「愛」。一個世欲的人不能了解這一點。只有那些心力專注的人才能分享;即是那些心和意念一致,而且有信心和虔敬的人。一個輕易出賣良心(換言之欺騙自己)的人,不能從愛之杯中飲用。踏上愛之道的是那些堅定不移的人。不管什么事情發生在他們身上,他們都不會退縮的,唯獨這樣的人才能見到「愛人」。那些只微微感覺到分离的哀痛的人在距离目的尚達時跌倒了。
所以,從對儿女、妻子、財富、寶藏、領土、聲譽的世俗之愛轉過頭來吧。這些都是夢幻不實的。我們應該經由真上師而面向主,他是地上的化身。
有一次上帝對摩西(Moses)說:「我身体不适,為什么你沒有向我問病呢?」摩西說:「神啊!你是世間和超世間的王。你怎么會生病呢?」神回答說:「摩西啊,我所親愛的一個虔敬者(devotee)生病了,而你沒有去向他問候,你若去向他問病,就等于問候我了」。
這清楚的顯示出對神的虔敬者的愛和服務,就等於對神本身付出神的愛和服務了。同樣地,對上師的愛和服務及觀想他的形象,就實在等於愛和觀想神了。
履行愛之道的人并非凡庸之輩。只有那些無畏而且不惜犧牲生命的人始克為之。懦弱的人是不能走近的。「愛的主」(The

lord of

love)是很崇高的,軟弱的人是不能走近他的宮廷的,只要我們尚未在「愛人」的祭台上犧牲我們的「自我」(cgo)在愛之道上是不能成就的。
“愛所要求的最低條件是行者的「自我」的奉獻。你若不能,便應离開,根本不應談及愛”。
在愛里,除了「愛人」的意旨外別無法則“無論「愛人」的命令是什么,戀愛者都鞠躬服從。”
“你若希望品嘗「愛」的蜜漿,你便不能高傲。一個劍鞘是不能容納二把劍的”。
行者必須忘記這個世界才能去到「超世界」。而他必須忘記「超世界」才能將他的注意力轉向神。一個心中因記憶上帝而得到快樂的人是不能從任何其他的東西得到滿足的。
愛是真正的苦行,此苦行賦予我們謙虛、教導我們安於「愛人」的意旨內,并移去我們對世俗的快樂和痛苦的注意。這樣的人不會搖擺而恒常專注於「愛人」。這樣的人面對困難和煩憂時,會能忍受而不抱怨,因他愛的世界。他不被外在世界所吸引,也不被此世界的煩憂影響。除此之外,靈界的秘密在他內顯露,他更接近「神的証知」。
真正的愛不會允許行者跟他自己的個性。真愛是跟隨「愛人」的欲望和希求取悅他和安於他的意旨的代名詞。在此境界中,行者不會考慮到他自己是否舒适,但他會為了「愛人」的舒适和方便滅去自我。他感覺到一种罕有和特殊的喜悅快樂。便算是在不适中此喜悅是如此的大,世俗的人是無法想像的。南達士上師說:

“當一個人已經對他親愛的上師有真愛時,遇見他時些人的心智和色身都會變得興奮。因為,是上帝化身的上師對行者有真正和強烈的吸引力。只要看到一瞥他底美麗的光,行者便忘記自我。這樣的戀愛者完全沉醉在愉悅之中”。
戀愛者的眼睛恒常沉溺在愛中,而且他們只看到神和神的名。
一人能确定行者是戀愛者的微象是若果他有世俗的或物質上的損失,這不會令他痛苦。但若時間流失了,沒有修習禪觀、祈禱或憶念愛人,這會令他大大的感到痛苦。
一個真正的戀愛者 愛憶念上帝就如渴者之求水。他的舌頭雖然不動但他的意念不是空的,因為「愛人」恒存於他的憶念中,而無片刻之或忘。對主和「愛主的人」的愛恒存於他心中。他愛「愛主的人」,亦愛宇宙万物。
誰是一個真正的戀愛者呢?一個已從世俗的思想和欲望的污垢中洗淨、已將此种污垢用「虔敬和分离」的火燒掉的人。他心中無止息地跟主相會,就如口渴令人不停地希求得到水一樣。戀愛者的身和心被「神底愛」的箭射穿。他真正的朋友和愛人除了全能的神外別無他人。
真正的愛將戀愛者從痛苦与快樂,贊譽与譴責,貧窮和富有的憂慮中抽离。此愛帶領他超越這些限制。愛進入戀愛者的每一個細胞而賦予他無限的能力。因此他永遠沒有財富、聲名和榮耀的需要。他沒有這個世間和另外的世界的欲望。他從天堂和地獄的羅綱中得到自由。他已經不會被惑於儀式或世俗的捆綁。
很多人誤解了愛的意義。愛的精神和意義只有從一個真正的「戀愛者」處才能被闡明。愛的光芒和火花在一個真正的戀愛者面上始能看到。若果你想知道什么是愛,你應該問文瑞(Mansur)或耶穌基督(Christ)。他們二人死時是那么安宁和充滿快樂。你甚至可以請教 華白(Mansur),他飲下毒藥就如蜜漿一樣。你亦可以問問阿將上師(Curu

Arjun Sahib)。他被迫坐在燒紅的鐵塊上時,還大叫,“你的意旨是那么甜美”。
戀愛者不憎恨任何人。在他們眼中別無他物,只有愛和更多的愛。他們追求愛。他們的意念恒常地專注於他們的「愛人」身上。於此處他們禱告,和垂頭鞠躬。他們的愛人住在何處呢?答案是:無所不在,他住在我們每一個人之內。神就是「愛」,而「愛」是神的另一個名字。他在所有東西之內。神的靈流(IIiscurrent)流播在所有的地方。
“「愛」是神的形,即如神是「愛」的形,二者存在如一,正如太陽跟陽光一樣”。
一個真正的戀愛者不拘限於任何一個語言或教派。他越過所有這些界限而愛每一個人。「愛」是律法的滿足。你若怀愛,這樣不是一個單一的行動,而其中包括很多你所不自知的行動。經由愛,你在你的廣達的周圍放射出愛之流(currents

of love),因而利益整個世界。
愛人被戀愛者所愛;戀愛者渴望著愛人。他是愛人的崇拜者;他的目光不會望向他人。他恒常地渴求著看到他的愛人,沒有愛人他一刻也不能活。你可能給他財富或任何世間的寶物,但這不會滿足他的飢求和熱望,除非他与愛人相會。他對愛人的愛存在於腦海及身体的每一個細胞里。除了愛人的面貌他不能被任何事物支撐。
在他的舌上只有愛人的名和頌贊,此外并無他事。他持頌此名永不停息。而別离的悲歡,當「愛人」遠別時,折磨著他的身心。他從「愛人」處只求能得到「愛人」,此外別無所求,而且渴望完全降服自我於「愛人」的愿望之下。在愛的喜拯忘神中,和在完全的降服中,他將貧窮和財富,痛苦和快樂,健康和疾病,及無論甚么事情發生都認作是「愛人」所予的禮物。他對快樂与痛苦均感受無异。經由愛的恩典他超越這些及超越身体的限制。
在愛中沒有其他的欲求,即如在烈火中沒有剩下的余煙。世俗的人祈求上帝滿足他們各种欲望。一個愛的火花已被點燃的戀愛者只求得到上帝本身。「南.達.士」上師(Guru

Ram Das)說:

“假若所有七個世界和七個海洋的寶石和財富拿來放在戀愛者的面前,有人問他選擇這些財富還是「愛人」,戀愛者會毫不考慮財寶。他向神只求得到神的名的瓊漿”。

第五章 美德

(virtues)

在主內有很多美德。啜飲這些美德的靈魂找到上帝而且為他所親愛。她是主所親愛的那個快樂的新娘子。
主是所有美德的庫藏。在阿地、格蘭斯(Adi

Granth)中這些美德分為十四個要項(如下列)。吸取這些美德的人在主的門中被榮耀。我們應該仔細思量并吸收這些美德。
(1)复念「圣名」并感覺上帝的存在。
“一個有德行的人因舍棄邪惡而找到真理。她將心知染於上師的「夏白德」中,口中發出愛和親密的字句”。
(2)放棄利己主義,歌唱主的頌講和愛主。
“他侍奉上師,因而得到「圣名」,而且珍藏心中。他的心智和色身都得到平安;欲望之火亦被熄滅了。一個放棄利己主義的人得到完全的平安。”
(3)不要傷害別人的感情。
“不要粗暴地對別人說話,因為主住於每人之內。不要傷任何人的心,因為人心是真正的珍珠。”
(4)不要粗暴無禮,而要使用甜美的言詞。
“問問那被主龐佑的新娘子是什么事令她為主所親愛。那就是知足,朴素的衣服和甜美的言詞”。
(5)敬畏上帝。
“在生活和工作中,她常怀敬畏主的心。因進入了救贖之門,她在此生和來生在神的殿廷中都得到大大的喜樂”。
(6)活在神的意旨之內,并放棄相异(otherness)。〔注1〕
“她真正的粉妝好了,她是無与倫比的美麗,只有她是永遠快樂的新娘子──一個被上帝所認可的新娘子”。
“一個愛上師而恒被寵佑的新娘子永遠充滿了慈悲。上師的話語是寶石;接受它的人享受上帝的愛底甘露”。
(7)舍棄欲望和邪惡。
“有德者因舍棄邪惡而找到真理。她將心智染於上師的「夏白德」中,口中發出愛和親密的字句”。
(8)舍棄「利已主義」而且不要說別人坏話。
“你若想進入伊甸天堂,便要仁慈地對待上帝的創造物(即人、獸、植物等等上帝所創造之物)。”
(9)善待惡人。不要輕易憤怒。保持謙虛。常自我反省。
“不要對任何人發怒;但要搜索反省自心。「納那克」(Nauak)啊,在此世間謙遜地生活吧,如此你會得到她的恩典”。
(10)离棄淫欲和邪惡的念頭,并且謙虛地服務。戒除貪求別人的妻子,財富和家產。不要耽迷於邪念或在背后誹謗中傷別人。而且安宁地生活。
“人要去除淫欲、憤怒、貪婪和執著,舍离邪惡和自我追尋,凡事謙虛和侍奉「主」。然后他才是神所親愛的”。
(11)信奉真理,常怀知足,慈悲和寬恕。
“問問那被主寵佑的新娘子是什么使她為主所親愛。那就是知足,朴素的衣服和甜美的言詞”。
(12)不要疑惑,尋求上帝,認識自己。相信上帝為無所不在,并且流貫於一切;侍奉圣人們。
“作圣人們的奴仆吧,親近他們能帶領往「平安」。但所有美德之最,卻是上帝跟你親近”。
(13)作万物的塵埃,認万物為友,見神於万物之中,勿傷眾生。
“有一個光。此光住於所有心靈之內。見此主於万有之內。靈魂和上帝是一体而且流貫於万物。向万物鞠躬”。
(14)承認死亡為事實并放棄對將來的渴望。
“接受死亡是最基本的事實而且放棄對將來的渴望。成為所有人的塵埃然后歸向我”。

第一節 苦行

(Austerltles)

苦行的意思是忍受肉体和心靈上的苦困,或者從事一些修習以去除自我主義。住於森林內,只吃植物的根和果實維生,坐在火上,讓火灼熱,臥於釘床上,提起一臂而立,坐於水中,或忍受其他的身体上和心靈上的痛苦便稱為苦行。修習這些苦行的目的在淨化心智,去除淫欲、憤怒、貪婪、執著和自私主義,因而得以成就「証知上帝」。
因為置身体於水中或讓火灼并不能熄滅內心的火,提起一臂站立亦不有令自私消除。所以在圣者們的宗教里,對身体會做成苦痛的苦行不受到重視。
若身体不必受苦便能達到我們的目的,那么我們為什么要受折磨呢?
“那跟隨上師之道的人是穿上了用禪定的針和「夏白德」的線所縫成的智悲衣裳。他用慈悲作把子,用身体作柴,點燃「眼中心」的火。他心中怀有對神的愛,而四個世代中都在禪觀入定。所有瑜伽都被上帝的名所包攝。我們的身体和生命都是屬於上帝的。嘉比啊!當她慈悲時,她帶領你到真正的理想”。
「古如」們(Curus)描述熄滅天生死苦輪,而靈魂到達上師們戶的真正苦行。最偉大的苦行是侍奉上師,由此便住於行者心中。經此法我們中可達上師之門。
“侍奉上師是所有苦行中最為优胜的。神住於侍奉上師的人心中,而且除去此人所有的苦難。他視神如真理之門”。
圣者們的教訓說只有神所有喜悅的复念(repetition)苦行和服務才有益處。此等修持除去自私和分离感〔注2〕。
“虔敬者(devotee)修習的苦行是复念、自律和對上師的服從。納那克啊,服務是為了發展靈魂。這是為神所接受的,而后此人會得見實相”。
真誠的愛是所有复念和苦行的實質。一個心智純洁而且怀著愛和虔敬心來禪觀上帝之足〔注3〕的人必被認為已經履行所有复念和苦行。

第二節 洁淨

(Cleanliness)

洁淨也是宗教任務中一個必要的部份。洁淨可分兩种:外在的和內在的。色身,房屋,衣服等等的清洁仍屬于第一种;而心智和感官的純洁是屬于第二种。外在的洁淨是內在的純洁的必要條件。外在的洁淨對內在的純洁影響很大。洁淨僅次於虔敬。內在和外在的純洁都是必要的。保持身体,衣服和房屋的清洁為身体健康所必須。其方法為每天洗澡,刷牙齒,用水和肥皂清洗衣服,及生活在空礦和有陽光的地方。身体布滿毛孔,体汗經毛孔排出,而空气經由毛孔影響身体。我們必須保持清洁和健康。純正的食物也是必須的。
為求完全的純洁,良好的行為。純正的食物和正直的品格是絕對必要的。
內在的淨化可由心智和感官的純洁而達致,即經由「名」和「夏白德」的修習來得到真理。
內外洁淨是必要的。保持身体清洁吧,并且講美好的言詞。但除非內心思想純正,否則表達在外的是不會純正的。所以最重要的是思想純正。一個人講話時,發於中,言於外。所以讓內心和舌頭都純正吧。如果心中不清洁,靈魂又如何能清洁呢?不要講任何不仁慈或有害的話。講話應讓所有人都覺甜美。內心的洁淨包括不怀任何邪惡的念頭。跟「名」結合便能排除所有不同純正的念頭而達致靈魂的洁淨和純正。
事實是靈性低的人才不應被触摸(untouchadle[注4]);而非清掃夫,補鞋匠,歌手或吟游詩人。所以真正的求道者,應該依据上師的指導來實施內在的純洁化,因而証知上帝。除了記念上帝之外,應摒除所有其他的念頭,如此「主」才會顯露「她自己」。
“為了愛人將內心的細胞洗淨吧,摒除所有其他的思想讓出空間給他。”
上師們說純洁的身体是上帝「真名」之所居。真正的洁淨是由內在修習「夏白德」所達成。對不死的主和上師奉獻的心才是純洁的心。

第三節 謙卑

(Humlllty)

為了使自己值得主的恩典,我們必須將虛榮自負從內心清除,因為除非器皿是空的,否則不能藏物。心怀謙卑,魔王(Kal)和「幻象」便不能影響我們。所有圣者們都采用謙卑的態度,而且以謙卑作為裝飾。什么是虛妄的驕傲或虛榮呢?若我們對一种美德引以為傲,而此美德我們并不擁有,或者是得到恩賜才擁有的,名叫虛妄的驕傲。單恁因為我們是屬於曾立大功的貴族家庭,或因為我們的祖先曾經無私地布施行善,我們是不值得被尊敬和榮耀的。
“由他的恩典你得到美麗的面貌,永遠憶念那美妙的主吧。由她的恩典你們門第高貴,日夜不斷地憶念主吧。由他的恩典你有不生病的体魄,怀著愛心觀想主吧”。
有人因自己的學識和才藝感到驕傲。他是沒有資格因此而驕傲的。這些應歸功於良師的教導和上帝所賜給他的智慧。一個人應該以什么為驕傲呢?有些人以財富和財產為傲。但這些都是易逝如白駒過隙。有些人以青春為傲。青春會在疾病和老年中消失。最重要的是這些都不有維持長久。一段時間之后,它們如樹上的葉子一樣掉落。
上面的討論明顯地指出我們不應以世間的榮樂為傲。想到主的無盡恩施,和我們無數的罪惡和缺陷時,我們都變成了他們的乞丐。所以我們應該想想我們承受了她多少恩惠和我們又為此作了些什么。只要我們相信不論我們的善或惡,都不由我們作主而是由她而來的,我們便不會驕傲了。有什么樣的恩惠我們還沒有從主那里得到呢?當我們接受了主的恩惠之后,我們曾作過什么來表達對每一個恩惠的感謝呢?若作如是思維仍然傲慢的話,那么就想想我們的缺陷和如此不感恩,應是一個必然補救辦法。
自私、自大或驕傲是不為主所喜愛的。她賜恩典給謙卑和溫順的人。
永不積於高處而累積於低洼,彎腰的人,有水喝;頭項硬直的人,挨渴。
驕傲走在敗亡之前。一個驕傲的人不會吸取別人的長處。一個謙遜和溫順的人,能從靈性丰富的人那里,得到靈性的財富。找到了門經之后,她應謙虛地、勵精勤勉地實踐。這是由主和上師的恩典始能得致。若作善行之前我們不采取謙遜和溫順的態度,作善行之時不保留謙卑垢態度,作善行之后,又不認為是主和上師所賜的恩典,這樣在我們還在歡呼聲中,此善行便被驕傲從我們手中搶走了。到神之道首要是謙卑,次要是謙卑,三要還是謙卑。再次,除非謙卑領先、陪伴和跟隨每一善行,否則正當我們慶賀行善之功時,驕傲便從我們手中完全將任何善行搶走。
小螞蟻能將糖從沙中分開,大象卻不能。同樣地以財富,种族或家世為傲的人不能從主和她所創造的宇宙中,獲得美德或學到教訓。只有謙卑的人才能獲得此利益。
即使你有很多美好的品性,還是應該謙卑,而且應將自己的美德認為是上帝所賜的。因為神愛謙卑的人。將此牢記在你心中吧。不要參加不必要的爭辯或批評性的討論,因為此种討論是沒有結果的,就像提煉開水一樣〔注5〕。追求神的人不會追逐外在的裝飾和榮耀。他們在主的意旨內快樂。他們的偉大可從神令他們作的工中看到一瞥。
我們假裝躲避世人的眼光和隱藏自己,但實在卻是希求得到世人的發現和追求。我們在會議中坐在最后面或坐在低矮的座位,好讓我們得以被邀請坐在前面或高的座位上。真正的謙卑不是外在的表演,亦不會耽溺於謙讓的言詞。一個真正謙卑的人,不單只想隱藏自我和自己的美德,而且會躲開世人目光。
我們常常說自己是小人物,自己無關重要,及說別人比我們优秀。但若果別人對我們說這樣的話,我們會感到很遺憾。因為我們真正的感覺与我們口中的謙詞是相反的。那些真正內心相信自己是最卑微的人是真正的有靈性啊。
所以我們不應只是說些虛偽的話假裝謙卑。若我們講話謙卑,所說的言詞必須是代表真正的內心感情。我們不應該雙目正視,除非心中感到卑謙和貧窮。除非我們真正希求得到謙卑和貧窮,否則我們不應用這樣的態度來表達。一個真正謙卑的心胸希望別人說他是一個無關重要的人物,而并非由自己口中說出來。當別人如此說他時,他不會覺得被冒犯,反而會感覺愉快,因為最少有一個人与他有同感了。
真正的謙卑并不是要我們成為笨蛋或自我夸示為智者。正如傲慢是謙卑的,反而自負、假裝、小聰明、炫耀、賣弄、偽善、狡猾、世故的詭詐是安宁和正直的相反,若非故巧智的人但求達到目的,取笑正直的行為為愚鄙,一個真正謙卑的人會愉快的忍受此种批評和誹謗,因為此种誹謗是他人而非自己所引起。
有些人以謙卑作為掩護,以不完善為理由放棄內在的祈禱,他們自以為不配。有些人不想給別人忠告,因為他們自己并非完全不犯錯誤。有些人不想用他們的天份來侍奉主,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缺點,而害怕在侍奉時引起驕傲,和將光指引給別人時,會自毀於傲慢和自負的火中。當我們是真真正正的謙卑時,這些念頭都不會產生。這是懶惰和怯懦的藉口。如此,一方面炫耀自己對神和神的化身(即上師)的感情,另一方面以謙卑為掩護,剝奪了神慈悲中所欲賜給他的真正謙卑。主和上師愿我們像他一樣完美,因而得到他的恩典。
一個沒自信的人提出不負責任的爭論和理由。一個信靠禱告的人,雖自覺能力不足,也自知不配及沒有實行的能力,他仍會充滿信心和毅力將一切都交托給神和她的化身──上師,他仍會積极地貫徹上師所付于的指導來完成她所囑咐的工作。
謙卑并非軟弱。它有那么大的能力以至整個世界都要對它俯首鞠躬。不傲慢能戰胜「自我」。沒有人能打敗一個不傲慢的人。因為在他謙卑的背后,有主的秘密力量在動作。謙卑是偉人的裝飾。
我們應讓自己的胸怀成為對整個宇宙的愛的源頭。我們應該培養大大的謙卑,以至即使有人以惡毒加諸我們,我們還是回報以愛。事實上,一個完全謙卑的人已經失去陷害別人的能力。即使有人傷害他,他也不會因此怀恨。
真正的謙卑令心中產生甜蜜。我們的言詞自然甜美。我們的生命之流亦會是甘美的。這甜美對所有人都一樣。跟我們接触的人都會感覺到這份甜美。我們的所有言談和舉動,無論巨細都充滿謙遜。這樣將我們和我們四周的人都染於同一顏色。
菟期先生(Tulsi Sahib)的謙卑於以下的詩歌中可見:
“我是如此不智,無助和謙下。由于皈依圣者們。我得以認識上師。上師是平安的海洋,深不可測。她置我於正道上。我在他足下再三叩頭鞠躬,我謙遜地歌唱圣者們的頌贊。怜我謙卑她打開了我的內眼。我口再次歌唱贊頌皈依圣者之益,我全心全意地當你的奴仆。怜我低下,你將我尋回。我是你的奴隸,直到永遠。沒有圣者之助,無人能度過彼岸。圣者們充滿悲憫而慈仁。皈依他們,即使是出身低下,仍能度過彼岸。沒有圣者也就沒有始与終。菟期,我這個無助的人托庇蔭於你。所有成就是,都是圣者們所成就。沒有圣者們,我們找不到真道。”
以下是從阿地、格蘭斯(Adl Granth)中所節錄:

“主啊,請垂听我的禱告。你在「家」中自得其樂。而我是無家的流浪”。
“一個可怜的女孩若得不到主的寵愛,她應該如何呢?她努力嘗試,但在主的宮廷找不一席之地”。
“我今天晚上不能跟主密談:我全身都在發痛。那些晚上獨守的女人是怎么過的”!

“主啊,我要養成那些品性才能与你相會呢?我是那么無知,我不美麗又不客智”。
“我對主的虔敬和愛,幫助我离棄所有情欲和憤怒的情緒。上帝欣悅地看見我的虔敬和美麗”。
“上帝是命令是甘甜的,我的負面的欲望和感覺都會消失了。我現在是我主的愛人,我心中完全沒有憂慮”。
“我們應該將自己的頭發做成一把扇,用以侍奉圣者們”。
“我快樂而且滿足於侍奉,如為圣者挑水,桷風或么磨殺。所有榮貴如王侯,財富,或權勢,都不值一文,可以掉進爐火中燒掉”。
“令我成為謙卑中的最謙卑吧,因為謙卑的人為神所親愛”。
“我的「朋友」啊!我希望每時每刻都為你足的塵”。
“那個於我生命開始、中間和結束時者与我同在的朋友是我所歡迎的朋友”。
“只有時時跟我相近的才是我的朋友”。
“主的虔敬者們(devofees)永遠是快樂的,他們就像小孩子一於幻象之綱(net of

Maya[注6])中得到自由,而且超越世俗的欲望。正如一個父親常令他的儿女快樂和舒适,同樣地,上帝常令他的虔敬者行快樂”。
“例如小孩尊敬他的父親,同樣地,虔敬者在生活中遵守上師的誠命。二者之間沒有秘密。納那克(Nanak)很快樂,因為他所有欲望都得到滿足。”

第四節 真誠

(Truthfulness)〔注7〕
沒有真誠的心態,我們所有努力都不會完整。真誠是一切的冠

,這是所有修行的秘密。其他的崇拜只不過是偽善。人生的目標是誠實地生活。真理是無所不在的。真理應該与非真理分開,而且我們要從內心体驗真理,一個具有真理住於其中的心靈也會變成真理之形。神就是真理。在神的眼中我們應該真誠,因為他喜愛真實。你信仰的是什么宗教卻是無關重要的。
於此處我們思考什么是誠實的言詞,即一個誠實的人所說的話。描述一個事物正如你所眼見或听到的便是誠實的言詞。除了說話要誠實之外,我們的買賣亦應誠實。我們的思想應以真誠為理想,而且行動亦應奠基於此。這樣我們的心靈、思想和行為都變得真誠。
“一個真誠的人行為亦歸於正,他時時刻刻都与上帝冥合”。
誠實的言語中,應含有我們的慈悲心。事實上真誠就是不傷害別人的感情。我們所說的話應該從內心發出,而且不應傷害到任何人的感情。
真理的相反是非真理(untruth)。描述的不是我們看到,听到或做過的,便稱虛偽(flsehood)。一個虛偽的人便是偽善者(hypoerite)。他雙目下視而且臉上沒有光彩。他不斷地計划著奸計。他時常害怕他的虛偽會被揭穿。為了隱藏一個謊言,他必須另外創造几百個謊言。他於不斷算計中失去內心的平安。多疑和猜忌變成他的第二個天性。他因而不相信任何人。他跟別人的秘密、奸詐、欺騙、偽善和狡猾成為他生命中的主要食糧。他的生命是世界的重負。說謊的人會喜歡說謊的人。但若果說謊的人遇到誠實的人,他們的友誼會馬上斷裂。
真理能站穩在它的足上,但虛偽則不然。一個誠實的人穩健,有耐性而且他的決斷堅定。一個虛偽的人每步都遲疑畏縮而且不堅穩。一個誠實的人是無懼的;他沒有疑慮而且不遲疑。一個虛偽的人則常常恐懼而且不能敢正面看人。一個誠實的人是英勇的并且充滿勇气。但是虛偽的人是一個懦夫,而且他是一個懶惰的人。一個誠實的人因為他的無懼所以他無憂慮,如此令他在情感的遲疑中獲得超然。一個誠實的人放棄諂媚,誘騙和隱私。
從以上可清楚的看出一個誠實的人在精神領域方面能有成就,因為真誠住在他心中,他說真話。他自己踐行通往上帝的路徑,而且也如此引導他人。
“他就是那個被真誠所充滿的人,他真實地實行「名」的修持。而且說出真實的話語。他本人踐行上帝的道而且經此道上帶領其他的人。”
如此的人在某程度上變成和真理有關。無論他說什么都會變成真的。他快樂地享受內在和外在真理的喜悅。由於過著真誠的生活,他變得平安而且無懼。因他与永恒不變的真理連結。整個世界因為他的存在而感到以快樂。籍著說出和看見真理,他的心智和身体都成真理。他倡導真理而且被真理所潤節。
一個真誠、知足而且說實話的人是上帝所心愛的。他不會与上帝隔离。真理是無所畏懼的。它不會被詛咒所影響,Kal也不能傷害它。當一個真的虔敬者遇到真理(上帝)時,他溶入於它。

第五節 知足

(Contentment)


知足意指滿足、适意、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懂得知足,而且對此感到滿意。假如一個人已經很努力但仍無法達成目標,或者只達成小程度的成功,而他依然平靜、鎮定而且心中沒有感到苦惱,這樣他便被稱為懂得知足。
當一個人陷身於四面楚歌,不為人所尊敬,被所有人唾棄,而且在各方面遭受到挫敗,而他不會因別人的幸災樂禍而感痛心,這就是知足的微象。
然而,若將知足推論為懶惰或倦怠,那便是一人錯誤,外表看似知足,私下悲傷而且心怀妒忌,這是表里不一致而且是欺騙大眾。一個知足的人雖經努力仍無所獲,也不會埋怨上師或上帝。他很認真的去完成工作,失敗或成功對他不會有影響。
“當一個人縱使很努力卻失敗了,應知道這是上帝的旨意”。
只有一個知足的人能夠無休止地為他人服務。他遵守真理,永不嘗試邪惡而且躬行善行,因而得到功德。
“誠心誠意地冥想真理的人得到內心的知足,他們遠离邪惡而且從行善中獲得功德”。
他常行忍耐,他備受敬重,擁有聲望和力量,雖然如此他還是原諒他人的錯誤,當別人進步而且得到榮耀時,他會感到快樂,而且他有很純正的意圖。即使得到榮譽和榮耀時,他仍對他人有愛心而且善待別人。雖然他是博學和才智的,他仍然尊敬其他博學的人,而且以努力吸取他們的美德為自己的職志。他儀容秀美,但不會耽溺於感官欲樂。他常行忍耐,謙虛和謹慎。這樣的一個人不僅知足,而且怀有其他美德。他對妻子感到滿意,年長的女性他看作母親,年幼的看作姐妹和女儿。他靠自己的勞力所賺得的收入來生活。他享受簡單的食物如同一頓豪華的餐宴,他喝水如同甘露。他不羡慕其他人生活的享受。馬.克嚴(Omsr

Khayam)說:

“在這個世界上,擁有半片面包和有坐的地方的人,他不是任何人的奴隸或主人。告訴他,他應感快樂,因為他在此世上已經得到丰足”。
一個人如果貧窮,仍經常積功累德而且上帝賦予他知足,此人是真正的富有。一個不懂得知足的有錢人,是乞丐,而且非常貧窮。因為縱使他得到這世界上所有好東西,他的飢求還是不能被滿足,若是不懂得知足,任何人都無法滿足。
“穿戴上知足的耳環和謙恭的外衣吧”。
這是必要的,所以當一個人在嘗試努力時,不會變得忘恩或歸咎上帝;當他的所得少於他所預期或為一人失敗者時,他也不會漸漸畏縮不前或放棄努力承認挫敗。一個人應該從他的善行中等到滿足。一個人應該很有耐性善盡職責。他應用忍耐之盾擋開貪心和貪婪的襲擊。如此,此滴靈魂最后終究匯入上帝的海洋,因而變得神圣,不會像小河一樣干涸。佛烈教主(Sheikh

Farid〔注8〕)說:“知足自然地使一個人成為真正的神的子民,而且他与神結合而漸變為海洋。”
所有欲望消失在得到「知足的財富」時。當一個人沒有欲望時,焦慮就會消失而且心靈變得平靜。那些沒有欲求的人是真正的君王。

第六節 概要

(Summary)


在摩訶婆羅多(Mahadharat)〔注9〕中,畢尚(Bhisham)向樂迪士陀(Yudishtra)描述那些圣哲的特微(親近他們,我們便不懼怕生命和死亡,而且獲得救贖):
“他們是素食主義者。他們不愛也不恨任何人。他們鐘愛美德的生活。他們的感官已經得到克制。他們認為歡樂与悲哀相等。他們真誠而且仁慈。他們雖具樂善好施的襟怀,但不會接受別人的施賜。他們款待賓客。他們使每人都得到舒适。他們幫助每一個人。他們胸怀勇气。他們尊行真理之道。他們是每個人的朋友,而且在急難時會犧牲一切。他們堅定的信守真理。他們的操守和行儀完全符合他們宗教的教義。他們不會以言語污穢先知和圣人。他們對任何都不會构成威脅。也不會令別人懼怕。他們堅定地過著高貴的生活,而且對於万物怀有非暴力(沒有仇恨)的感情。他們免於欲望、忿怒、情感的縛綁和我執。他們善盡職責。他們為信仰而信仰而非為了沽名釣譽或獲得財富。他們的天性傾向於宗教信仰,就好像他們每天沐浴、吃飯和滿足肉体其它的需要,所以宗教也是他們每天生活的主要部分。他們心胸沒有恐懼,悲哀或憤怒。他們真誠而且誠實。他們不會因得到而喜,也不會因失而悲。他們性气平和,無論面對任何狀況,都能鎮定平靜。二元性諸如得与失,悲与喜,愛与恨,生与死,都無法扰亂他們的心靈。他們的決心堅穩,他們達到一個崇高的境界,他們有很大的決心履行真理之道。
附注:

〔注1〕 此處「相异」(otherness)与「一体」(oneness)

相對。「一体」的觀念可參考庄子內篇--齊物。

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為一」。
〔注2〕 意指与上帝分离,不能合一。
〔注3〕 禪觀上帝之足(contemplate on the feet of bhe lord),是印度宗教用語。
〔注4〕 untouchable是印度人民的一個「賤民」階級。
〔注5〕 此用辭是用提煉或攪拌牛乳作比喻。攪拌牛乳可行吉士(cheese)。攪拌開水,是徒勞無功的。
〔注6〕 Maya,即illusion,幻象的意思。
〔注7〕 Truthfulness一個字可譯真誠,誠實。在原文中又与truth真理互用。
〔注8〕 Skeidh,是回教的宗教領袖,教主的尊稱。是人名。
〔注9〕 印度古代二大故事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