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读研云盘
格式:内容+链接+对应页码
-
视频:中国追 LINK1。我国在解放后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趋势,以及文革以后本科生、研究生历年招生人数与占比
,这个视频很有意思,它体现了我们国家解放以来的变化。
-
关于费曼技巧在教育学方面的一些具体案例与例证与视频,LINK2
-
LINK 3: 小练习:在你这个领域当中找出两篇论文:综述类的文章和小题大做的文章。综述类的文章的主旨在于补充知识。小题大做的文章呢,就是关于某一个专题的研究论文,找出这篇文章最中心的一个亮点,具体说来就是找出它最重要+的一条曲线:
-
LINK4: 有必要性但缺乏可行性的例子:……一大堆貌似科学理论术语,但细细追究起来,就会发现逻辑链的断层。这就是必要性很强、意义很大,但是缺乏数据和论据。
-
中华铸铁锅制造过程与开锅过程的整合,LINK5:中华铸铁锅
+开锅 =
替代特福龙不粘锅。如果变成电磁炉的商用锅,就是一个新的商机。对比市面上的特福龙锅,中华铸铁锅的优点是疏水不疏油,不仅不粘锅,而且炒出的菜好吃。那么为什么不在……不存在客户反馈的争议了。
-
关于如何使用图书馆进行有效的阅读和查阅,LINK 6。
-
关于搜寻工具、网站,关键词搜寻、参考文献细化、科技文章的阅读与调研过程,可以用具体的例子做进一步的说明,LINK
7。
-
背?知识树?思维力 LINK 8-1,开题和写作也要先从阅读开始,LINK 8,读什么(选择要精读的书和文章)、怎么读(全息思维、持之以恒)、能不能坚持(一本好书、好文章至少值得阅读二到三遍)。
-
精读有两个目的:为了写作的精读和为了开题的精读。技法的培育要通过精读,精读的具体方法和细节相关的内容,LINK
9
-
精读/读文献的细致之处:施一公和导师的对话,这里边有很多的更细致的内容,请参照
LINK 10。
-
关键词碰撞交叉开题法的步骤,关键词精华的过程也是一个很细致的过程,详细的过程,包括一些截图和视频,LINK 11。
-
还有一种开题的方法就是“见缝插针”,在别人看不见的“光滑表面”可以发现别人看不见的“孔、隙”。莲花效应就是在显微镜下细致观察,发现了莲叶的表面具有独特的微纳米结构,江雷关于莲花效应和及其江雷相关的细致研究过程,请参见LINK
12。
-
中国人怎么背东西?这段视频也很有意思,也很有教育的意义,它的教学片段
LINK
13。故事2取自于《绝密543》的电视剧。起初留过苏的专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就连他们这些高材生都不可能全都背下来,这些初中都没有毕过业的指战员,怎么能够背下来呢?可是这些不可思议,我们中国人都办到了。
-
练习写长标题,LINK
14。写出一个包含”要做什么(WHAT)、为了什么(WHY)、怎么做(HOW)“的标题,对于科研的思路和导引也是很有必要的,它明确了研究目标和可执行性的手段。更细致的阅读
-
两种开题方法举例,LINK 15。第1种,“基于铌酸锂压电衬底的SAW无线传感器”,找出研究的缝隙。挖开这个缝,也就是探究原因,然后找出了思路、提出解决方案
;第2种,“在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表面利用微纳技术原位制作高温传感器”。就是学科交叉的开题方法,利用微纳制造的“他山之石”,来攻航空发动机传感器“之玉”。
-
什么是思维的逻辑断层?LINK 16。还是用我们前边测高温的传感器的例子来说明当我们做一个结论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逻辑链条做支持。 86
-
动手能力
两个楼之间埋在地下的水管坏掉了,你要怎么查?详细的过程,LINK
17。
-
教外有别传,LINK
18。这个“别”指的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操作好一个仪器、完成一个实验过程,教外别传最好的“传”法,就是传帮带,传帮带的具体过程及其颜宁的实验记录方法
-
目的和手段、初心与使命、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他们都是同义词,
LINK
19。这两项是有差别的,研究目标目的在于指出研究方向,而研究内容则是具体的"知识点".
-
平时的汇报和导师的交流有助于借助导师的力量,不至于走偏,做一些无用功,LINK
20 施一公 导师如何给他纠偏实验方向的故事 。
-
汇报和沟通一些有用的细节和案例,LINK 21。
-
沟通案例,这一段很有意思,60后的丁老师发现镀槽弄脏了,……上一个世纪60后的沟通方式与
90后的沟通方式不一定相同,是他们没有体会到,不是他们不想做。 LINK 22。
-
胡立德:你的故事只需要一个亮点就够了
LINK 23
-
通过比较来学习写作,LINK 24.
对比了发表之前和文章被接收以后比较,仔细的读一下左边的内容,再仔细读一下右边的内容。首先是发现出区别,然后是分析这个区别:为什么之前写的是有问题的?
-
下载模板视频,LINK 25
. Word/Excel/Powerpoint新定义的菜单栏比较实用快捷,有用的模板以及一些解释的视频。
-
颜宁写作的经验和讲PPT的经验,钱学森谈如何写大论文 LINK 26。
-
关于小论文的写法,我们曾经给《新教育时代》2020年第9期投过一篇文章,具体内容LINK
27,
- 给审稿人的意见怎样答复,范例,要一条一条的来,要有新旧的比较,
LINK 28。
-
小论文和大论文比较?举例,共性(写作逻辑、写作规范)与差异(大论文与小论文主要的区别在于结构与篇幅,因为他们的目的、特点、观众都不一样),小论文大论文打包下载,linkx。
-
适合往深了走的博士生,两个例子,路礼军和颜宁
linky
-
具体的案例和图示,PPT的字体、颜色、排版,制定自己的PPT快捷键,实用的PPT模板,如何突出重点、如何做话题转承、LINK
29。
-
对于海博与海归而言,他们见识了外边的世界,他们的视野更宽,他们对未来的选项更多,也更具选择的眼光。这里边举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耶鲁大学毕业的村官秦玥飞
LINK 30。
-
中国追,全球GDP数据动态排名及演变,MOVIE 小视频:LINK 31.
-
在处理好应付业绩和创造创新的关系,他们是阴阳和中庸的两端,把握中庸是人一生的智慧
LINK 32。
-
事在人为、车到山前必有路,先结婚后恋爱,这些具体的人和事:清华的张光斗、潘际銮,上海交大黄旭华,西安交大的陶文铨院士,北大的史蛟教激情可以来自精通,浙大的郑强教授,包玉刚同志就是包办的婚姻、最后也是幸福的家庭,LINK
33。
-
找对自己的方向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在此过程当中:①不能停止,找一个暂时的工作;如果找不到有薪水的工作,那就先做一个公益性的工作;
②科技人文白日梦,交叉学科构想,结合自己兴趣与能力,结合社会的需要。
这些小故事可以给我们启迪和激励,有了参照物、有了前人挫折的经历和经验会鼓励我们前行,尤其是他们失败的和挫折的细节,篇幅所限,更多的细节
LINK 34。
-
LINK 35 比较了两个简历,我们可以看一看他们的区别,从中甄别一二,主要的区别在于……
-
有许多值得参考的面试微故事,值得我们其中的过程,LINK 36。
-
普通员工和优秀员工的具体差别点:LINK 37。
-
美国大片儿穿布拉达的女魔头(the devil wears Prada)片段,视频mp4,就是讲了这么一个道理:如果你“不喜欢的”在做,就不要期待有好的回报,LINK 38。
-
《吸引力法则》,正能量吸引正能量,最后吸引成功,LINK 39。
-
毅力,视频
Link40: 在中国,就是孔子和师襄子学琴的故事,视频
:孔子学琴-我不换。in USA, Video
:The grit -
the_power_of_passion_and_perseverance ,
-
具体和详细的训练坚持的方法,LINK 41。10000小时
定律;富兰克林的方法;记日记、记日志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 借力打力=利用外部资源+利用文字、物和事+找激励伙伴+体育。
-
“信心的冬天”,顺利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是春天或是夏天;想放弃的时候,感觉到没意思、心里很苦闷却不晓得为什么,这就是”信心的冬天“来了。我们在”冬天“的时候,我们就要想法子”补一补”,LINK 42。
-
方法还是借口,下面分享一个“找方法,不要找借口”的故事,LINK
43。
-
北京大学史蛟教授:如果热情可以是后天塑造的,那么我们是自由的;LINK
44,乔布斯:激情和成功的关系:JobsAndBillAtD5.mp4。
-
素质性的、内在导向型激情举例
LINK45。他们和某一项具体成功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决定了你人生的一种品质。
-
知识树LINK 46,是为了长期记忆,是长期记忆与索引的方法。
-
格物致知的例子和故事:科学(SCIENCE)一词曾经被翻译为格物之学,后来才变成了分科之学; 探微力,见缝插针
;简历要“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LINK 47。
-
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专注能力?我们该如何保持专注?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做到专注,而另一些人就时常分心呢?LINK 48。
-
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考试必须通过网络进行,曾经研发出一种新颖的选择题考试方式,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具体的操作举例,LINK 49。
-
在考研复习的方面,有一些具体的案例,LINK 50。
-
这个过程也很关键,它的关键词是“具体的、看得见的、和老师相关的”详细的细节,好的案例和不太好的案例,LINK 51。
-
研究生生活和论文的知行合一,LINK 52。想的、做的、说的是一致的,这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了,干起活来就不会累。
-
在研究生与导师的轶事上,有很多这样师生故事,有江雷、施一公、颜宁、郑强、王树国等等。LINK 53。
-
启发式激励 LINK
54
欲擒故纵还是和盘托出是做导师的学问,学生主动往前走和教师推着往前走,这个效果和感觉,及其学生本身的收获程度,都是大大不一样的。
- 颜宁:我喜欢“玩”科学 LINK 55
-
n年之后,
陈薇和颜宁两个演说的全文, LINK 56。
|